偈頌八十七首 其三十七
參禪要真實,直造無疑地。
聞非未必非,說是未必是。
黃龍設三關,曹洞列五位。
坐斷主人公,且不落第二。
參禪要真實,直造無疑地。
聞非未必非,說是未必是。
黃龍設三關,曹洞列五位。
坐斷主人公,且不落第二。
參禪要有真實的態度,要直接達到毫無疑惑的境界。聽到被認為錯誤的不一定就是錯的,說正確的也不一定就正確。黃龍派設下三關考驗學人,曹洞宗列出五位之法。要掌控住自己的內心主導,且不落入次要的境地。
參禪:佛教修持方法,探究真理,以期明心見性。
直造:直接達到。
黃龍設三關:黃龍慧南禪師以“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我手何似佛手?”“我腳何似驢腳?”三問勘驗學人,稱黃龍三關。
曹洞列五位:曹洞宗用正位、偏位、正偏位、偏正位、兼帶位來闡釋理事關系和修證階次。
坐斷:掌控、主宰。
主人公:指人的本心、本性。
此偈頌創作于禪宗發展興盛時期,當時各宗派林立,修行方法多樣。作者可能針對參禪者易陷入教條、表面認知的問題,創作此偈來引導人們正確參禪,追求真實的覺悟。
這首偈頌主旨是教導參禪要真誠深入,不被外界觀點左右。它突出了禪宗直指人心、不落窠臼的特點,在禪宗文學中,為參禪者提供了實用的修行指導。
何處驗天機,胸中與腕底。蒼蒼莽莽間,無謂有至理。島樹若亂煙,微茫波際起。馀霞散孤村,晴光變遠邇。靜者立其傍,心魂忽而止。
眼界清無俗事來,要涼更著好詩催。涼生還又撩幽恨,留取孤樽對月開。
梅風吹雨晝生涼,雨后登臨野興長。兩岸柳搖新漲綠,隔湖云壓暮山蒼。松關杳靄歸禪衲,荻港依稀出釣航。散步卻嫌雙屐短,且從孺子和滄浪。
石床筠簟斗清芬,把贈應知薄綺纁。虛質含風延爽氣,碧絲縈霧動波文。瑯玕比德應無玷,瑪瑙論材漫有文。臥向北窗魂夢穩,海濤千里隔南云。
一集遺編未細論,袈裟我亦滿啼痕。可憐山寺枕經客,禪榻雙依倩女魂。
玉山草堂秋七月,露梢風葉正翛然。出林新月清輝發,當竹幽花夜色鮮。羽客時來蒼水佩,山僧頻寄白云泉。文章錄事休輕別,正好深樽滿眼傳。
野徑黃花發,蕪城忽暮秋。已成彭澤懶,不作汝南游。鳧舄終遐舉,匏瓜豈暫留。相看風雨際,何用識江州。
竹樹回環一畝宮,紅塵不到綠陰濃。堆前祇有書千卷,善后懸知祿萬鐘。
蓬居寂寞故人稀,玉壘煙崖數十圍。終歲泉聲留葦席,千巖曙色到柴扉。絕無才識吟梁甫,略剩疏襟賦式微。勞作能生酣睡美,已忘塵世百重非。
林臥苦泥雨,憂來不可絕。掀帷望天際,春風吹木末。飛蘿散成霧,細草綠如發。念子獨高世,南山修隱訣。撫弄無弦琴,招邀青天月。神安形不彫,跡高行自潔。思之不可見,饑渴何由歇。愿為鸞鵠翔,南游拂松雪。
踞虎橫江,鎖煙吞雨,濤震吳楚。吳斧歐刀,神工劈就,絕壁盤鷹俯。危亭登覽,稼軒曾賦,千古江山如故。倚天外、平戎劍嘯,卻難斷春歸路。長河落日,鱗波金躍,盡是英雄淚注。何處吳宮?雀無聲處,草樹昏鴉舞。斗移星隕,空樓斗角,千載云來夢去。金山鼓、秦光漢月,唐山宋崮。
游鯉山石高孱顏,游鯉溪水清洄灣。中有峨峨青結鬟,望如春云不可攀。壬辰仲冬寇蜂起,乳臭將軍先披靡,民人顛連社稷圮。我固當為貞白鬼,后來小妹復被驅,亦葬魚腹全其軀。山高水清幾千載,虹月夜貫雙驪珠。夜深鮫宮屏機杼,風吹草寒髑髏語。何由生長江沱間,及見王睢鼓衣羽。愿回堯天行化日,女子有家男有室,地下甘心燈似漆。
偶隨流水到花邊,便覺心清似昔年。春色自來皆夢里,人生何必盡樽前。平原席上三千客,金谷園中百萬錢。俯仰繁華竟陳跡,野花啼鳥謾留連。
棹歌聲遠幔亭空,千載滄州興味同。今日紫陽山下客,他年人喚采芝翁。
濟世儒先道不貧,白袍古制搭烏巾。塵埃陌上無閑地,信是山林好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