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
莫染亦莫鑷,任從伊滿頭。
白雖無耐藥,黑也不禁秋。
靜枕聽蟬臥,閑垂看水流。
浮生未達此,多為爾為愁。
莫染亦莫鑷,任從伊滿頭。
白雖無耐藥,黑也不禁秋。
靜枕聽蟬臥,閑垂看水流。
浮生未達此,多為爾為愁。
不要去染也不要去拔,任憑白發長滿了頭。白色雖不能用藥物改變,黑色也抵擋不住秋霜。靜靜地枕著枕頭聽蟬鳴而臥,悠閑地垂著釣竿看水流。人生若不能明白這個道理,大多會為白發而憂愁。
鑷:用鑷子拔除毛發。
伊:它,指白發。
禁:承受,抵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態度推測,詩人應處于人生中對衰老有了一定感悟的階段,或許經歷過一些世事,從而對生命的流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詩來表達自己豁達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看淡衰老,不要為白發憂愁。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哲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豁達的人生觀。
絕境群峰合,幽居一徑分。巖花和雨落,林鳥隔云聞。門熟呼猿果,書香辟蠹蕓。不因徵召起,終是遠人群。
西離五印度,東渡獨繩橋。海若擎雙足,天花上七條。胡經函貝葉,飯缽系?瓢。回首流沙路,程途十萬遙。
欲酌春醅伴此身,榻前一盞轉傷神。年來警戒非因禍,恐致君王殺諫臣。
直木惡為輪,疲馬思卷旆。匡時既非才,處約斯寡悔。采《詩》鑒興亡,讀《易》明進退。永懷嵇阮放,甘與沮溺對。
六月欲徂暑,又催流火輝。竹間螢已亂,檐側燕將歸。豈念棄紈扇,永懷勞鐵衣。兵戈猶未息,老盡故山薇。
吾愛吾廬聊復爾,眼前白石與蒼苔。水從林木陰中過,風自房櫳曲處來。薄有馀情歸竹素,竟無長物受塵埃。先生閉戶成真懶,詩債敲門不厭催。
晴沙環水,星河漸渺,浮光捧出中洲。嘉侶似云,園林若市,來分明月清秋。笑語捲重樓。是墜林露響,如菊人幽。玉鑒澄波,并來消盡此生愁。江風細訴輕柔。悵無端錦瑟,逝水悠悠。畫壇搴旗,文場躍馬,紛紛趣合時流。白了少年頭。借閒云一片,載酒行舟。月下與花共醉,天地只輕裘。
昔讀滎陽譜,嘗聞左押牙。系傳唐相國,世作宋名家。喬木流風在,徵君述德遐。消搖謝簪紱,辛苦力桑麻。種橘逾千戶,藏書過五車。春潮生酒甕,夜雨落鐙花。太史占星殞,長沙嘆日斜。謚從張籍定,銘豈蔡邕誇。令子名方振,諸孫學更嘉。他時五云誥,泉壤被光華。
平生海角與天涯,逢著飄然即泛槎。獨有高堂?白發,一回思動一還家。
逐人山月暮云端,喬木村墟螢火寒。野寺心香桂叢發,步檐天樂鳥聲闌。藜床臥病何須藥?蓬鬢隨風莫正冠。已過齋時仍乞飯,摘蔬蒸栗盡清歡。
常苦出城花不開,花開今日共風來。亦知誰便渠能主,獨步徐看數十回。
荔陳貢篚清香馥,峰倚三山秘篆奇。
絳闕岧峣五色中,六街風穩柳貪慵。金明解染波千頃,不似君王惠澤醲。欄玉梯金十二樓,百花烘作紫煙浮。草黏天遠難憑信,絲撲人來慣送愁。蝶正冶容蜂正狂,鶯如羞澀燕如忙。低枝莫搭鞦韆索,留送嬋娟出短墻。杏紅似為桃紅妒,柳綠渾將水綠爭。去日背人來日逼,新愁特地舊愁并。楊柳絲間黃栗留,杏花枝底碧遮油。一鞭歸興輸年少,十日香塵卷日流。一番勒花寒陣過,幾竿搓柳日痕流。新阡紺幰迢迢去,往事黃昏恰恰愁。活琉璃漲金明色,鬧綺羅成上苑圍。須信皇州春自滿,莫愁青帝等閒歸。已憑歡伯為愁敵,更指華胥卜夢鄰。數歇賣花聲過耳,誰家斗草事關身。三徑就荒歸渺邈,五漿先饋懶逢迎。較量春色無花品,收拾生涯有酒觥。魂先絮怯青樓女,命為花輕白袷郎。春色不應疏病客,正緣生計紙千張。
蘆戛戛,蘆戛戛,沙場盡樵伐。樵人指禿山,無枝蘗,嗟嗟,鳳凰無處棲,鷦鷯何處巢一枝。
突兀匡廬霧里來,登高詞賦并堪裁。留題欲占青霞色,倚和誰當白雪才。九派寒光彭蠡澤,萬家晴色豫章臺。遺蹤謝監俱零落,一為名流問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