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阮云臺先生西洋米到紀事詩有感
浚河要溯源,種木當護根。源窒流不暢,根傷葉不繁。
我讀文達詩,慨然生愁煩。以茶易外米,意在民食屯。雖云通有無,彼利難具陳。況乃減彼稅,懸禁苦吾民。
我荒彼鼓舞,我豐彼逡巡。價值貴賤間,操縱權在人。何異教子弟,跬步限家門。又不絕其交,奸徒滋攀援。
父兄年日邁,子弟智在昏。一旦有不諱,人將傾我囷。
會須辟田畝,努力事耕耘。豈容束手坐,終歲乞諸鄰。
區區執政者,瞢騰我無論。如何一代賢,亦復口津津。閫言不外出,誰為達天閽。
浚河要溯源,種木當護根。源窒流不暢,根傷葉不繁。
我讀文達詩,慨然生愁煩。以茶易外米,意在民食屯。雖云通有無,彼利難具陳。況乃減彼稅,懸禁苦吾民。
我荒彼鼓舞,我豐彼逡巡。價值貴賤間,操縱權在人。何異教子弟,跬步限家門。又不絕其交,奸徒滋攀援。
父兄年日邁,子弟智在昏。一旦有不諱,人將傾我囷。
會須辟田畝,努力事耕耘。豈容束手坐,終歲乞諸鄰。
區區執政者,瞢騰我無論。如何一代賢,亦復口津津。閫言不外出,誰為達天閽。
疏通河道要追溯源頭,種植樹木應當保護樹根。源頭阻塞水流就不順暢,樹根受傷樹葉就不繁茂。我讀阮文達先生的詩,感慨地生出憂愁煩悶。用茶葉換取外國的米,本意是為了儲備百姓的糧食。雖說這是互通有無,但其中對方的利益難以詳盡陳述。況且還減免他們的稅,卻嚴格禁止困擾我們的百姓。我們歉收時他們歡欣鼓舞,我們豐收時他們卻遲疑不前。在價格貴賤之間,操縱的權力掌握在別人手中。這和教導子弟,只讓他們在自家門口踱步有什么不同。又不斷絕和他們的交往,奸邪之徒就有了攀附的機會。父兄年歲漸長,子弟的心智卻愚昧。一旦有意外情況,別人將會搬空我們的糧倉。應該開墾田地,努力從事耕種。怎能容許束手坐著,整年向鄰居乞討。那些執政者昏庸糊涂,我就不多說了。為什么一代賢能之人,也還對此說得津津有味。內室之言不能外傳,誰能把這些情況傳達給朝廷呢。
浚河:疏通河道。
文達:阮云臺謚號文達。
民食屯:儲備百姓的糧食。
逡巡:遲疑徘徊。
跬步:半步,這里指小范圍。
不諱:指死亡、意外等不好的事。
囷:糧倉。
瞢騰:形容人昏沉、糊涂。
閫言:內室之言,這里指意見。
天閽:指朝廷。
此詩創作于晚清時期,當時中外貿易興起,清政府在貿易政策上存在諸多問題。以茶易米等貿易方式看似互通有無,實則讓外國獲利,且清政府的一些政策限制了本國百姓,詩人對此深感憂慮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當時不合理的中外貿易政策,強調國家應重視農業生產,掌握貿易主動權。其特點是比喻生動、對比鮮明,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有識之士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已分為漁老此身,歸來月下捲絲綸。此中自是堪逃世,卻笑嚴陵釣富春。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小船搖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風。
愛此煙景佳,開軒故臨水。晴暉照寒浪,飛影動窗紙。倚檻見魚游,卷簾知雁起。憔悴笑湘累,區區詠蘭芷。
白云山上樹層層,萬里秋空入眼明。我著芒鞋看畫壁,山僧相見不知名。
日落天氣涼,逍遙步庭墀。蟋蟀巳在宇,鴻雁來何遲。少壯輕遠游,衰老傷別離。念我親與友,各在天一涯。音容兩契闊,悲歡絕相知。鎩羽懷舊林,葺繗思故池。百年能幾何,逝者無還期。俛仰增感嘆,有懷當語誰。殷勤托宵夢,聊用慰所思。
名花濃淡總相宜,對此如何不醉歸。絲竹既無娛朗日,園林可是樂清時。蛙聲閣閣那成部,蝶陣團團戲作圍。酸杏不堪嘗煮酒,累垂空自壓青枝。
聞道池亭勝兩川,應須爛醉答云煙。勸君多揀長腰米,消破亭中萬斛泉。
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
采石江頭秋月白,蛾眉亭下灘聲咽。繡衣玉斧曉霜寒,同是天涯苦行客。酒仙一去海生塵,青山三尺埋衣巾。清江白鳥自今古,岸草汀花空復春。我欲御風游八表,醉里豪情覓三島。閭閻云深不可攀,回首江南數峰小。
關山杜宇。甚年年喚得,韶光歸去。怕上高城望遠,煙水迷南浦。賣花聲動天街曉,總吹人、東風庭戶。正紗窗、濃睡覺來,驚翠蛾愁聚。一夜狂風橫雨。恨西園、媚景匆匆難駐。試把芳菲點檢,鶯燕渾無語。玉纖空折梨花捻,對寒食、厭厭心緒。問東君,此別經年,落花誰是主。
何處最魂銷。雨飄風也飄。怕凄涼旅路迢迢。幾度相思拚悶損,曾瘦到,沈郎腰。癡念未全消。寄情鴻雁遙。算無端又遇嬌嬈。不信歡場空惹恨,記昔日,與今朝。
冰紈一尺寫修竹,瑟瑟清風生夏寒。不見江南鐵鉤鎖,總成石上青瑯玕。
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閑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漏初長、夢魂難禁,人漸老、風月俱寒。想幽歡。土花庭甃,蟲網闌干。無端。啼蛄攪夜,恨隨團扇,苦近秋蓮。一笛當樓,謝娘懸淚立風前。故園晚、強留詩酒,新雁遠、不致寒暄。隔蒼煙。楚香羅袖,誰伴嬋娟。
云鬟高結靚妝新,白玉屏開光照人。莫為桃花怨風雨,牡丹亭上有馀春。
夜茫茫,春寂寂。寒煙叫裂空山石。吸盡東風,化作垂紅滴。漏將闌,情轉極。月明繞樹聲聲急。無數閑花,盡染啼痕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