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五十八 丁蘭
一靈長皎皎,如月不離天。
要以純誠感,非因刻像然。
一靈長皎皎,如月不離天。
要以純誠感,非因刻像然。
人的靈魂長久皎潔明亮,就像月亮永遠不離開天空一樣。要憑借純粹的誠心去感動他人,而不是因為雕刻了木像才如此。
一靈:指人的靈魂、精神。
皎皎:形容明亮、潔白。
純誠:純粹的誠心。
刻像:指丁蘭刻木為親像之事。
丁蘭是古代著名的孝子,傳說他早年父母雙亡,因思念雙親,便刻木為像,事之如生。作者以丁蘭的故事為題材創作此詩,可能是在當時倡導孝道的社會背景下,通過詩歌弘揚孝道文化,強調行孝要出自內心的真誠。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行孝要靠內心的純粹真誠,而不是形式。其特點是語言質樸,以形象的比喻闡述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在弘揚孝道文化方面有一定意義。
蘇哥風味逼天真,恐是文君向上人。何日九原芳草綠,大家攜酒哭青春。
春郊望不盡,飛動意難禁。地轉漳流闊,山連薊日深。安危吾長物,貧賤爾初心。薄俗寧無畏,高齋且細吟。莫問除書意,風塵彼一時。折腰君自若,鞅掌我何辭。客計深憐晚,詩名未易卑。吳門耦耕地,烽火受人疑。
八月書空雁字聯,岳陽樓上俯晴川。水聲軒帝鈞天樂,山色玉皇香案煙。大舶駕風來島外,孤云銜日落吟邊。東南無此登臨地,遣我飄飄意欲仙。
老去光陰似小春,如何比得少年人。君看桃李秋風后,縱有花開不是真。
登朝初遇漢恩寬,正色危言百代看。誰料承明終不返,江南天自遠長安。游雖燕市酒人來,書是西京賈傅才。一自敬亭星殞后,滄江鴻雁不勝哀。過江有約竟何如,片語千秋事總虛。沾臆他年聞篋淚,可憐未報秣陵書。我來不及與君游,宮錦曾聞醉石頭。豈但羊曇門下客,至今何限哭西州。
燕忙鶯懶聽芳詞,憶醉西湖畫舫時。山墅不知春早晚,隔墻數點墮書帷。
秉燭三更試賞之,神仙風格定能奇。良材恒要十年樹,莫恨此花繁較遲。
小小三弓圃,疏疏六尺籬。有花難辨種,無樹不交枝。聚石新增塢,環墻半傍池。眼前生意滿,綠草碧苔滋。
候氣靈臺何在,魯郊云物,彌覺蒼黃。賦罷悲秋,動人廣漠風涼。生機兆、菖蒲空卜,鉆火改、榆棗延望。楚魂傷。梁園授簡,難寫愁腸。蠻江。棲遲何事,孤禽怯月,旅雁驚霜。無賴持杯,辛盤徒為借春忙。蛩更絮、殘灰知冷,駒隙馳、一線添長。水云鄉。寒衣夜索,憑吊鴻光。
東南笑話向梅莊,舞破春風是此裳。酒興尋常行處遣,人生容易度時光。
熙朝曠典首徵賢,二百馀年命脈延。很有忠貞圖報國,豈容佞幸勢掀天。白華孝子怡怡爾,烏府先生凜凜然。時弊痛陳非不力,腹心手足兩難全。淵明歸隱義熙年,堪笑文官盡愛錢。明主胸襟宏翕受,大臣眼界澈中邊。乞身賀監宸衷諒,養志曾參母氏憐。漫恨綈袍人莫贈,高堂撫慰勝裝棉。祖餞都門車騎進,新詩絡繹遞蠻箋。執鞭父老迎南越,珥筆寅僚眷北燕。權貴當初寒破膽,國民此后孰承肩。起官還待頒優詔,風骨棱棱已遍傳。
早從洙泗溯淵源,更向圖書究本原。星斗心胸天亦小,縹緗糟粕卷空繁。詩敲晴雪看文藻,座入春風仰笑言。樗櫟我慚依玉樹,愿將繩墨就班門。
草色初看過雨,山光乍見收霞。煙火數椽茆棟,荒籬一樹桃花。搖曳旌旗十里,斑趍甲士三千。著處春風滿意,殊方化日同天。陰晴養花天氣,士女游衍風晨。一翻佳人拾翠,滿城桃李爭春。冠屨不倫之分,圭璋特達之尊。秉節會成周禮,曳裾歸去王門。
自賦閑居鬢轉華,登樓愁見夕陽斜。故山歸去家何在,吳苑春深又落花。
危言遷謫向江湖,放意云山道豈孤。忠信平生心自許,吉兇何恤賦靈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