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黃淳父見寄
蕭瑟君憐楚調同,篇詩遙寄海樓東。
五湖心共飄蓬遠,十載名因說劍雄。
倚仗柴門看暮雨,揮毫江館送秋鴻。
西閶北固風煙接,從此相尋釣艇中。
蕭瑟君憐楚調同,篇詩遙寄海樓東。
五湖心共飄蓬遠,十載名因說劍雄。
倚仗柴門看暮雨,揮毫江館送秋鴻。
西閶北固風煙接,從此相尋釣艇中。
你憐惜我和你一樣吟唱著如楚地歌謠般蕭瑟的曲調,從遠方寄來詩篇到這海樓之東。我們的心像漂泊的蓬草一樣,與五湖的距離同樣遙遠;十年來,我們都因談論劍術而聲名遠揚。我有時拄著拐杖在柴門前看傍晚的雨景,有時在江館中揮毫潑墨送別秋鴻。蘇州的西閶門和鎮江的北固山風煙相連,從此我們可以在釣艇中相互尋訪。
蕭瑟:形容寂寞凄涼。楚調:楚地的曲調,常含哀怨之情。
篇詩:指黃淳父寄來的詩。海樓東:作者居住之地。
五湖:一般指太湖,這里泛指江湖。飄蓬:比喻漂泊不定。
說劍:談論劍術,象征有豪情壯志。
倚仗:拄著拐杖。柴門:用柴木做的門,指簡陋的居所。
江館:江邊的館舍。秋鴻:秋天的大雁,常象征游子或信使。
西閶:蘇州的西閶門。北固:鎮江的北固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黃淳父是友人,兩人都有過漂泊江湖、談論劍術的經歷。友人寄詩表達關懷,詩人便寫詩作答,此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又略帶感慨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回應友人的寄詩,表達對友情的珍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將漂泊之感與友情之思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的作品,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夕陽來古寺,秋滿梵王宮。塔影澹橫水,鐘聲寒在空。掃云僧借榻,飛月鶴開籠。小話出門去,前村燈火紅。
少壯從軍事戰征,東南十載廢春耕。老翁遠作諸孫計,閒種松苗待太平。
金牛弄得爛銀蹄,耕破劫空田地開。不帶泥痕今古路,牧童疏笛入云來。
路轉荒村隔斷灣,古橋斜日映青山。蒼茫影里長虹臥,款段聲中駟馬還。枯木殘鴉行客盡,野煙寒水釣舟閒。濟川功業知相待,莫道侵尋暮景間。
秋原何蕭蕭,耳目去雜茸。枯荷猶穿塘,苦瓠尚抱隴。寒風吹空林,落日照古冢。徘徊觀陳蹤,露下發忽竦。
一溪隔斷人來去,巖路荊榛到者希。見石乳懸繁欲墮,聽泉聲冷坐忘歸。地寬飲可百人共,谷靜塵無半點飛。所恨世無挾山手,為予移取□柴扉。
冉冉秋英照酒卮,寂寥三徑慰相思。黃金殿遠色仍近,綠野堂深香自隨。巳別登臨來隔月,不知題品自何時。案頭菊譜名無數,猶是重陽第一枝。
舊學樊遲稼,新通泛勝書。不成籌國論,且復愛吾廬。具牛將犢行,野雉挾雌鳴。農事不可緩,閑人亦勸耕。近陂牛湩白,遠浦鴨頭青。一棹悠然去,東風吹酒醒。西村一抹煙,柳弱小桃妍。要識春風處,先生拄杖前。
空階草露泫,乍聞涼雨滴。不覺池流入,潮痕添一尺。殘月印波光,遙遙蕩孤石。風林葉一聲,恍若有人跡。
爾母溺情連夜哭,我身因事有時悲。鐘聲欲絕東方動,便是尋常上學時。
萬紫千紅總俗妝,更嫌桃李種河陽。巒香勁節真奇絕,移伴東流蔽芾棠。
畫塵論奇畫更奇,不似而似世鮮窺。槎枒肝肺偶一吐,華光敘衽況補之。畫家上乘師造化,造化之始將誰師?縱橫屈伸無不可,如佛變現窮言思。盛子寶藏取自怡,梁髯贊嘆猶費辭。冰心雪魄三百載,欲下轉語還然疑。
中興日月明,王氣山河在。萬物飾昭回,稽首王言大。
三年集賢院,一老遠游身。鐙火影相吊,家山眉兩顰。生還空有日,病臥竟無晨。瞑斂夫何憾,同朝多故人。
戎馬奔未寧,何暇剪商祀。豈無傳季心,早于無形視。挈弟來勾吳,端委治周禮。寧不惜故國,社稷有人在。君臣父子間,隱德誰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