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馮使君游六首:迎仙閣
澗香霞影繞樓臺,
卷箔憑闌耳目開。
況從旌旗近鸞鳳,
誰道迎仙仙不至,
今朝還有謝公來。
澗香霞影繞樓臺,
卷箔憑闌耳目開。
況從旌旗近鸞鳳,
誰道迎仙仙不至,
今朝還有謝公來。
山澗飄香,云霞光影環繞著樓臺,卷起簾子倚靠欄桿,耳目為之一新。況且跟隨在使者身邊,就如同靠近鸞鳳一般。誰說迎仙仙不會來呢,今天還有像謝公那樣的賢才到來。
箔:簾子。
憑闌:倚靠欄桿。
鸞鳳:常用來比喻賢才,這里指馮使君。
謝公:一般指謝安,這里借指馮使君,贊美其有賢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陪馮使君游覽迎仙閣時,面對美景,有感于使君的賢才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文人雅士間常有游玩唱和之事。
這首詩主旨是陪使君游迎仙閣,突出了閣周圍景色優美,表達對使君的贊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月色真圖畫,風聲古瑟琴。月風天地職,風月圣賢心。竹砌水如璧,梧岡朋盍簪。不須聯句得,天籟竹梧吟。
秋色三分才過二,江城又近重陽。翠蓂雙莢為誰芳。梅仙生此日,神物自呈祥。陶菊半黃萸斗紫,一時來共飛觴。祝君騰踏比奇章。玉枝元不許,眉壽與天長。
行隨溪曲折,艇小水禽欺。雨入蓬窗亂,云開石壁遲。漁樵何負汝,丘壑亦多師。于役過青歲,艱難早自疑。
堂前老木幾經春,閱遍泉南舊守臣。盡向中和堂上坐,中和為治有何人。
自嘆忠腸皎日星,致身無地老巖坰。君今有策奏天子,要使讒邪縮項聽。
中興踰百載,獨有放翁詩。豪出謫仙右,妙惟工部知。鏡湖歸老日,劍閣入軍時。英氣今何在,九原千古悲。句法親傳得,江湖老穫軒。推敲深得趣,窮達可曾論。好爵無三字,清名有五言。還知絕奇處,難弟復難昆。
帆邊渡口照紅霞,丞相荒園在水厓。積血故宮啼杜宇,一聲殘木立烏鴉。歌傳里巷留生氣,恨入山川共日斜。浮海半航沉璽后,不應南國問臣家。
柳絮春泥玉壘封,珠簾深鎖暮煙濃。分明記得雙棲處,夢繞青樓十二重。
萬里蘭舠對榻分,一春花鳥共江濆。經綸策獻開雙闕,麗藻光寒照五云。芳杜客愁青欲遍,垂楊鶯囀碧初芬。黃金臺上何時醉,白玉杯前舞夕曛。
江上看山分外青,更憐山畔有云行。因之認熟橋西路,孤杖無勞藉友生。
擬學飛仙念已灰,御風半月未歸來。老僧平地行偏穩,踏上丹梯日幾回。
白發年來老更狂,愛尋幽僻到僧房。精磨古石見山影,浸抱尼珠弄月光。早為炎蒸休戰馬,那知秋色動清商。翠微若有徘徊分,早謝丹書禮法王。
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龍臥當年憶滯淫,草廬曾自托悲吟。連城豈合終懷璞,流水多應會賞音。帝里風光淹彩筆,家庭樂事寄瑤琴。飛來一片云間月,照見游人此夜心。
曙光猶未分,芳園露華炫。碧桃千萬樹,鮮妍如錦絢。隔林鶯語滑,兩兩間關囀。掖垣將啟扉,漏箭傳聲遠。花底候宮車,更覺東風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