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灌甫宗尉
蒼茫秋色滿中原,千騎如云飛蓋尊。
自笑談高留稷下,未緣虛左過夷門。
鳴笙此地連緱嶺,修竹何年傍兔園。
不為游梁稱賦客,漢家經術重王孫。
蒼茫秋色滿中原,千騎如云飛蓋尊。
自笑談高留稷下,未緣虛左過夷門。
鳴笙此地連緱嶺,修竹何年傍兔園。
不為游梁稱賦客,漢家經術重王孫。
蒼茫的秋色籠罩著中原大地,眾多的騎兵如云飛動,車蓋尊貴。我自笑高談闊論留在了稷下,未曾因虛左之禮而拜訪夷門。在這里吹笙之聲與緱嶺相連,修長的竹子哪一年能生長在兔園旁。我并非是為了游梁而作賦的人,漢朝重視經學,更看重王孫貴族。
蓋尊:尊貴的車蓋,代指貴人。
稷下: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中心。
虛左:古代以左為尊,空出左邊的位置表示對人的尊敬。
夷門:戰國魏都城大梁東門,這里代指好客的地方。
緱嶺:在河南偃師東南,傳說王子晉在此騎鶴升天。
兔園:漢梁孝王的園囿,是文人聚會之所。
游梁:指漢代司馬相如等曾游于梁孝王門下。
經術:經學。
王孫:指朱灌甫宗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文化氛圍濃厚、與文人交往頻繁的環境。詩人與朱灌甫宗尉有一定交往,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看法,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經學和貴族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友人朱灌甫宗尉的情感和期望。其突出特點是大量用典,使詩歌富有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文學創作風格。
帝鄉春色濃于霧。誰遣雙環堆繡戶。金張公子總封侯,姚魏弟兄皆列土。碧紗窗下修花譜。交頸鴛鴦嬌欲語。絳綃新結轉官球,桃李仆奴何足數。
身若白云任卷舒。天涯海岸,自在無拘。太虛廓落是吾廬。不羨王侯,拱璧軒興。一味閑閑樂有馀。從他活計,冷淡消疏。歸來畢竟理何如。心月輝輝,光射蓬壺。
雨過東南月清亮,意行深入碧蘿層。露眠不管牛羊踐,我是鐘山無事僧。
從來醒醉不關渠,肯為籬邊問所須。冷笑淵明癡望眼,只堪把菊佩茱萸。
目極天壇路渺茫,往時高步采瓊芳。白云壑斷笙音度,紅葉林空酒氣香。仙客并游心自逸,野猿一見意相忘。醉呼童子收詩草,月上千峰臥石床。
而今怕聽相思曲。多情蹙損眉峰綠。惜別上扁舟。望窮江際樓。蠻箋封了發。為憶人如雪。離恨寫教看。休令盟約寒。
天下已無家。腥血龍蛇。何曾人世仗桑麻。伐鼓撞鐘聲告汝,大地兵車。殘破問京華。高閣狂花。萬牛難起萬鼉嘩。蕭寺紅墻都凜冽,閑絕明霞。
天地無情淚眼枯,故園松菊久荒蕪。秋風屋破從誰葺?春酒家貧祗自沽。萬里關山勞夢寐,孤舟煙雨落江湖。渥洼龍種空相憶,云漢迢迢不易呼。
三年巴蜀客,萬里故人心。若比瞿塘水,思君應更深。
望里山頭云滿巾,麻衫淚漬舊翻新。功名未了難為子,升斗才沾不養親。公論自能揚朽骨,雅懷應不放閑身。許多感慨干吾慮,短榻長檠夜達晨。
曾共劉咨議,同時事道林。與君方掩淚,來客是知心。階雪凌春積,鐘煙向夕深。依然舊童子,相送出花陰。
萬木驚秋葉漸稀,靜探造化見玄機。邵雍寶悟先天理,伯玉元知舊日非。樹擁秣陵千障合,云閒蕭寺一僧歸。漢廷累下徵賢詔,未許嚴陵老釣磯。
川鎖支祁水尚渾,地埋汪罔骨應存。樵蘇已入黃能廟,烏鵲猶朝禹會村。
行軍已六九,發脫身漸羸。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貴賤必同盡,造化寧吾私。徒聞王子喬,何處求安期。區區營丹砂,貪生無乃欺。今朝欣無事,酒熟當自持。
盈盈秦氏女,采桑南陌頭。一顧云不飛,再顧水不流。使君立五馬,招僥重回頭。艷歌為君發,繁絲為君掫。使君有婦如有?,羅敷有夫非秋胡。使君喜,使君愁,羅敷不得須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