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逢乞食老僧
赤棕櫚笠眉毫垂,
拄楖栗杖行遲遲。
時人只施盂中飯,
心似白蓮那得知。
赤棕櫚笠眉毫垂,
拄楖栗杖行遲遲。
時人只施盂中飯,
心似白蓮那得知。
老和尚頭戴赤棕櫚笠,眉須垂落,拄著楖栗杖緩緩前行。世人只給和尚缽盂中的食物,可誰又能了解他那如白蓮般純凈的內心呢?
赤棕櫚笠:用赤棕櫚葉做的斗笠。
眉毫垂:眉毛和胡須垂落,形容老僧年邁。
楖栗杖:用楖栗樹木做的手杖。
施:施舍。
盂:和尚化緣用的缽盂。
白蓮:象征純凈、圣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佛教盛行,乞食僧人常見。詩人在途中遇到此老僧,有感于世人對其精神世界的忽視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老僧純凈內心,批判世人的淺薄。特點是形象刻畫生動,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現象。
我愛淳安好,精能樂眾工。群羊亡飲豫,大武護功隆。推此心俱善,貤生石可礱。浮游博六子,裒手亦從風。
煙雨欺花肯放晴,落紅日日喚愁生。已拚引被蒙頭臥,更起巡檐信步行。蝴蝶夢寒雙睡燕,杜鵑枝老獨啼鶯。綠陰冉冉天涯遍,十二樓頭空月明。
今年菊種家家少,獨自君籬細葉多。差勝江州王刺史,不須攜酒也相過。
明皇何以致顛危,林甫國忠成禍基。妃子良心猶不悟,此機惟有九齡知。浯溪崖石與天齊,兩刻中興大業碑。北向幾多垂白叟,百年不見漢官儀。
故鄉鱸味久懷思,知己遺來蟹幾只。溫飽欲忘空有志,尖圓得換愧無詩??傊馗死?,爭奈淵明菊就遲。覓食江湖今老矣,哪容衰夢到蟛蜞。
端州有蓮社,聞欲入丹山。思見宗雷久,方慚慧遠閒。臨風裁素札,對月待春關。須憶身前后,茫茫去住間。
派衍虞山樹一旌,騷心只與白鷗盟。醉來高臥云深處,誰解悠悠曠世情。
歷覽周仁智,登臨歡豫多。穿渠引金谷,辟道出銅駝。長橋時跨水,曲閣乍臨波。巖風生竹樹,池香出芰荷。石幽銜細草,林末度橫柯。
入秋五六日,風雨連夜朝。屋漏水過膝,路滑泥沒腰。庭花半憔悴,田稼亦飄搖。城中粟已貴,城外無歸樵。安得捲癡云,太陽?九霄。使我開懷抱,無復憂早朝。
煙蘗風篁亂墨痕,依稀貌得壩南村。歸耕布谷應啼晚,好在春陰護子孫。
京洛時人地,蠻荒制府開。楚天看欲盡,朔雁去能來。間闊將成老,艱危未易才。中原稀瘴癘,兵甲暮堪哀。
羅陽一水從丫髻,云母雙溪自鳳岡。此道香溪百馀里,山靈為爾辟鴻荒。
晚上危亭懶舉頭,竹椽蘆屋亦堪羞。我將一變成雄觀,長與邦人作宴游。
溜急沙堤險,張帆蕩槳過。計程知遠近,趨事恐蹉跎。蘆葦千層合,河流百折多。釣魚臺下客,空憶扣舷歌。
客睡渾無寐,歸心況入秋。月色圓又缺,行色去仍留。多病非關酒,長吟不破愁。家書空寫遍,無計達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