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十首 其五
養生尤復要功圓,
溜滴南溪石自穿。
近見牢山陳道士,
微言約我更三年。
養生尤復要功圓,
溜滴南溪石自穿。
近見牢山陳道士,
微言約我更三年。
養生尤其需要功夫圓滿,南溪的水滴不斷滴下,石頭自然會被穿透。最近見到了牢山的陳道士,他用精微的言語約我再等三年。
功圓:功夫圓滿,指養生修煉達到圓融的境界。
溜滴:連續不斷的水滴。
牢山:即嶗山,位于今山東青島,道教名山。
微言:精微深奧的言語。
約:約定。
此詩為唱和之作,具體創作背景或與作者接觸道教養生思想相關。詩中提及與嶗山陳道士的交流,反映了作者在探索養生之道過程中,通過與方外之士的交往獲取啟發的經歷。
全詩圍繞養生主題展開,以‘滴水穿石’的自然現象喻指養生需持之以恒,借與陳道士的對話傳遞修煉需循序漸進的理念,語言平實而理趣盎然,體現了作者對養生實踐的深刻思考。
洪穴堤凡九,泄水注之江。荷鍤來如織,奔湍去若撞。雨聲雖斷續,潦勢已賓降。想見魚秧泛,沙汀白鳥雙。
青門有地學耘瓜,卜得芳鄰興倍賒。已倩荔陰低作幄,更聞蛙鼓急催花。練鋪遠水輕霞散,金布疏林返照斜。試問秫田馀幾許?醉鄉元擬在君家。
明主訪賢逸,云泉今已空。二盧竟不起,萬乘高其風。河上喜相得,壺中趣每同。滄州即此地,觀化游無窮。水落海上清,鰲背睹方蓬。與君弄倒景,攜手凌星虹。
潮來海若一長呼,潮去蕭條一吸馀。初見千艘委泥土,忽浮萬斛溯空虛。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勢前行卻自如。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時使氣定粗疏。疋練縈回出海門,黃泥先變碧波渾。初來似欲傾滄海,正滿真能倒百源。流蘗飛騰竟何在,扁舟睥睨久仍存。自慚不作山林計,來往終隨萬物奔。
綠陰深處野人家,岸曲垂楊系釣槎。蝴蝶一雙飛不定,曉風扶上馬纓花。
乾坤易色起邊屯,忽變堯天舜日春。化險為夷文亦武,愛民若子官如親。古來興廢知難定,亂后忠奸論始真。患難相同歸梓里,君恩未報各沾巾。
百度不一回,千書信不歸。春風吹楊柳,華艷空徘徊。
倦翮已投林,清風醒醉吟。江沙粘野艇,樓月照秋琴。泉石盟方固,朝廷恩更深。何時得乘興,移棹過山陰。
大冶镕金入范看,不嫌口闊肚皮寬。得來妙觸通身眼,凈放光明赤肉團。衲子落成俱受賜,檀那相助許投干。底心試問楞嚴友,道契圓通只個般。
江上相逢衣繡客,青云高況映霜天。玄談屢接清尊酒,麗藻初傳寶劍篇。長路群山催染翰,中流明月照行船。淮南桂樹空搖落,歲暮天涯共惘然。
醮壇煙斷金鼎,缺月印天一梳。想知瞻望云漢,君王寢帳猶虛。
瞿塘嘈嘈十二灘,繞船明月江水寒。欲隨郎船看明月,游絲落絮春漫漫。
祝東風暫小,為幽樹、停陰芳閣。露妝未晞,香心拚退卻。絲恨垂落。紺碧苔枝罥,莫辜燒燭,暈敞天東幄。余嬌冷斗秋千索。粉帨揩奩,赪苞媵爵。舊巢更留歡約。甚云根未老,殘夢偏惡。飄燈歸箔。杏秾華誤托。照眼愁櫻近,傷鳳泊。商量去燕無諾。指墻陰淚點,秋萌先覺。斜陽路、尚穿園角。模糊更幾輩,春宵忍贖,舊時哀樂。仙趺迥、空抱殘萼。倚鈴幡、十萬饒孤注,生生系著。
官舍蒼蒼萬疊山,琴聲半落瀑泉間。春風只自弦中出,吹得桃花去復還。
青山黃葉幾時歸,南上獨憐音信稀。老大庭闈終在念,艱難弟妹且相依。荒涼野日行人淚,縹緲山風游子衣。力學承家應賴汝,暫時分手莫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