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四明閭丘道士二首
淮海兵荒日,分飛直至今。知擔諸子出,卻入四明深。
衣必編仙草,僧應共栗林。秋風溪上路,應得一相尋。
三千功未了,大道本無程。好共禪師好,常將藥犬行。
石門紅蘚剝,柘塢白云生。莫認無名是,無名已是名。
淮海兵荒日,分飛直至今。知擔諸子出,卻入四明深。
衣必編仙草,僧應共栗林。秋風溪上路,應得一相尋。
三千功未了,大道本無程。好共禪師好,常將藥犬行。
石門紅蘚剝,柘塢白云生。莫認無名是,無名已是名。
在淮海地區兵荒馬亂的日子里,我們分別直到如今。我知道你帶著弟子們離開,進入四明山深處隱居。你一定穿著用仙草編織的衣服,或許會與僧人一同在栗林間。秋風起時,我應能沿著溪邊小路去尋訪你。你修仙的三千功德還未完成,大道本就沒有固定的進程。你與禪師交好,常帶著會尋藥的犬出行。石門上的紅蘚剝落,柘樹林的山塢中白云繚繞。不要認為無名就是真正的無名,其實無名已經是一種名了。
淮海:指淮河與海之間的地區。
分飛:分離。
諸子:指閭丘道士的弟子。
編仙草:用仙草編織衣物。
栗林:生長栗樹的林子。
三千功:道教修仙有三千功德之說。
石門:指山間的石質門戶。
柘塢:長有柘樹的山塢。
無名:道家概念,這里指不追求名利。
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淮海兵荒日”推測,可能創作于戰亂時期。詩人可能因社會動蕩,有感于閭丘道士隱居修行的生活,從而表達對這種超脫塵世生活的向往和對道家思想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隱居生活的關注與向往,以及對道家思想的體悟。其特點是將寫景、敘事與哲理相結合,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道家思想的探討和對隱居生活的追求。
與君身世值橫流,滄海風云強忍憂。每以斯文同耿耿,寧隨逝者共悠悠。繁陰相度初知處,羈鳥歸飛豈便休。行止可為知己喻,丈夫磊落待誰謀。
覓官安用羨登仙,求富何須愿執鞭。洙泗從游多達者,簞瓢顏子獨稱賢。
嵐峰半殘陽,彩翠明林杪。僧塢遠鐘微,歸人下山少。風杉落鼓響,驚起棲煙鳥。攜手顧言還,前村月初皎。
一旦斯心為世摧,唯聞邑野式歌徊。鈞天強遂逆民骨,末代堪承盜火灰。難釋真紅逢旰日,終于暗黑掩瓊瑰。獨來此夜頹風里,有汝精魂動暴雷。
寶幡彩勝堆金縷。雙燕釵頭舞。人間要識春來處。天際雁,江邊樹。故國鶯花又誰主。念憔悴、幾年羈旅。把酒祝東風,吹取人歸去。
都臺有客人中彥,卓犖才華金百鍊。忠貞耿耿動宸旒,風裁棱棱肅邦憲。哲人所見殊非常,世事多與心參商。浩然歸思不可遏,千里再拜陳封章。臣忝南臺司憲紀,庶政皆歸臣統理。設施容或乖其宜,罪雖有歸臣實恥。老親況復雙龍鐘,家無應門五尺童。臣沐隆恩歸未得,故山回首情無窮。臣齒于今過半百,二毛漸覺秋霜白。疾病侵尋志慮衰,施于有政寧無惑。以茲三事恒自嘆,公義私情俱未安。揆分惟宜置閒散,天恩倘許當銜環。圣主方求經濟者,得士如公寧忍舍。公心不啻金石堅,丹悃重陳雙闕下。帝曰卿才實有為,卿言懇懇難竟違。膝下許卿得終養,未許終老山中扉。綸音南來不信宿,拂衣一笑歸鄉曲。進退從容大義明,孤標真足扶頹俗。我位于公固不侔,我身自揣尤宜休。太息高風先著步,題詩送別令人羞。
日從山表見江空,側影帆竿處處通。巖桂冷飄時送馥,渚蓮寒盡不留紅。小輿沖過煙隨合,眾鳥飛還意欲同。暝色漸深驛路晚,好將崖壑辨西東。
大省文衡重,名師禮聘遙。閣云寒暑旆,棧月引星軺。古帝蠶叢國,今人駟馬橋。好將楊馬輩,收取貢清朝。
趙佗據越少憑資,一州之主秉鞭牧。值秦破滅始為王,因漢通符稱嶺服。地連象桂總湟溪,境接長沙多暑燠。為號為名竊自殊,聞所未聞頗由陸。高皇側子重賜書,老夫故臣仍拜伏。兩賢不并雄不俱,去黃去左如故屋。四十九年抱孫居,九十三歲傳家族。自胡及興守漢條,樛后內通將內屬。呂嘉殺使路楊來,九郡初開南海幅。吁嗟粵吏爾何人,提封萬里盡南澳。東西威令及閩甌,蠻夷大長胥臣仆。稱帝自娛雖似蛙,猶勝中原苦競鹿。
山桃花開紅更紅,朝朝愁雨又愁風。花開花謝難相見,春色無邊愁殺儂。
君從閩海下南昌,正值中官降玉皇。龍號真人親拜斗,繡衣使者自焚香。壇中祝壽千官滿,官里傳幡兩道長。不是薄游江海客,何由得睹此輝光。
武川道館白云間,蕭散真宜羽客閒。丹侶有情開藥灶,青童應在守蘿關。岡頭叱石成羊起,花下吹笙馭鶴還。歲晚相思擬相覓,只愁落葉滿空山。
高光宇宙煙塵昏,綱維墜地誰復論。阿瞞據國挾天子,窺竊神器如盤餐。那知英雄不容爾,四海義旗相繼起。孫門兄弟真男兒,不比劉家豚犬耳。況有周郎多智謀,赤壁之功孰與儔。欲據襄陽以蹴操,可憐修短空悠悠。堅也多才惜早世,成就奇勛在子弟。赤烏返葬盤蛇門,三冢累累總相繼。至今煙草青茫茫,父老相過猶隕涕。樵童牧豎不名聞,相傳呼作孫家墩。或隨風雨發光怪,千秋未泯英靈魂。我今撫卷悲先子,搜幽獵奇應至此。重為高陵考歲年,再發輝光今日始。
天臺山上綵虹橋,山下桃花帶露飄。仙客云霞迷舊路,化人宮殿現層霄。穿林夜氣香為蓋,冠嶺晨光錦作標。若到上方應住錫,遙聞法鼓動春潮。雁山鐘磬半空聞,雪嶺霞城此地分。金塔影浮滄海月,寶臺光繞梵天云。禪機已熟能傳印,世網難嬰易解紛。更上孤峰看瀑布,愿將馀瀝湔妖氛。潮音海洞石盤陀,送子東游奈別何。日上扶桑天不遠,云連析木地無多。水王獻寶開丹穴,星使通槎泛白波。見說蓬萊清淺處,便從鵬翼起秋河。身隨衡岳片云來,南極朱陵洞府開。八桂山川瞻鳥道,九疑風雨濕龍堆。使華今日嚴圭幣,祖印何年剪草萊。直到無生參學畢,逢人遮莫說輪回。廬阜山陽幾勝游,朅來重為虎溪留。千尋瀑布云霞冷,九派江流日月浮。白鹿盤盤高洞曉,黃花采采故園秋。東南更有名藍在,莫道諸方訊已周。去禮文殊寶剎開,倚空巒岫郁崔嵬。金函奉旨傳香至,白?圖形載法來。心鏡象懸天外月,教筵獅吼地中雷。還將拂子閒拈起,更上翻經第一臺。一上鐘山萬慮消,虛空樓閣翠岧峣。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塹悠悠南北朝。月滿石城秋似水,風高淮浦夜生潮。未應便作乘蘆去,且聽仙人碧玉簫。路入西山窈復深,法筵應有圣僧臨。兩峰塔影天垂蓋,千佛林光地布金。牛笛倘逢圓澤語,龍宮還見閬仙吟。空中曳曳藏云洞,水樂泠泠奏八音。峨眉樓閣現虛空,玉宇高寒上界同。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動九天風。云連太白開中夏,月繞重玄宅大雄。師去想無登陟遠,祗應飛錫驗神通。浮杯東渡海門潮,鷲嶺玄關路匪遙。十載江湖曾慣歷,五山風月自相招。呼猿洞口行雙澗,放鶴亭邊入斷橋。直到妙高峰上望,曇華天雨滿煙霄。
清溪掀倒打油房,五衛凋零三徑荒。未信塞翁嗟失馬,須知禦寇覓亡羊。東湖菡萏從君賞,西域蒲萄輸我嘗。各在天涯會何日,臨風休忘老髯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