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圣制淮黃告成韻
東南大勢在淮黃,績奏平成出尚方。
河定不煩勞再計,民安猶自視如傷。
舳艫銜尾連千里,江漢朝宗盡八荒。
國計蒼生均永賴,乾坤萬古壯金湯。
東南大勢在淮黃,績奏平成出尚方。
河定不煩勞再計,民安猶自視如傷。
舳艫銜尾連千里,江漢朝宗盡八荒。
國計蒼生均永賴,乾坤萬古壯金湯。
東南地區的關鍵形勢在于淮河和黃河,傳來治水成功的業績是出自朝廷的謀劃。黃河安定了不用再勞心去反復規劃,百姓安居樂業但仍要像對待受傷者一樣關懷。船只首尾相連綿延千里,江河之水都歸向大海,涵蓋八方荒遠之地。國家大計和百姓生活都永遠有了依靠,天地間這穩固的防御如同堅固的城墻,萬古長存。
淮黃:淮河和黃河。
平成:治水成功。
尚方:原指帝王所用的器物,這里代指朝廷。
舳艫:船只。
江漢朝宗:指江河奔流入海,比喻大勢所趨。
八荒:八方荒遠之地。
金湯:“金城湯池”的簡稱,形容城池或陣地堅固。
此詩應是在朝廷治理淮河和黃河取得成功后創作。當時淮河和黃河水患頻發,嚴重影響百姓生活和國家穩定,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水,成功后詩人為歌頌這一功績,按照皇帝所作詩詞的韻腳進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朝廷治水的功績,突出特點是氣勢宏大,語言莊重。它反映了當時國家重視水利、關注民生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文學為政治服務的功能。
三公吾豈敢,寧為忍饑寒。擬聽笭箵雨,潛悲苜蓿盤。煙云昏壁月,霜露殞香蘭。佇立東風泣,忘情良獨難。
公庭草綠訟聲稀,時見雙雙蛺蝶飛。曹史盡隨衙鼓散,理官獨抱獄書歸。曾同太守行紅旆,更與高僧別翠微。近報南臺多辟薦,殿前早晚賜朝衣。
鳳輦鰲山出上京,長安宮闕暮云平。千枝火樹宜春苑,萬炬金蓮不夜城。艷舞嬌歌游客醉,靚妝華飾麗人行。江樓此夕頻搔首,飽看梅花上月明。
耳目聰明一丈夫,飛行八極隘寰區。劍吹白雪妖邪滅,袖拂春風槁朽蘇。氣似酒酣雙國士,情如花擁萬天姝。如今一去無消息,只有中天月影孤。
問人間榮事。海內高名,似今誰比。脫屣歸來,眇浮云富貴。致遠鉤深,樂天知命,且從容閱世。火候周天,金文滿義,從來活計。有酒一尊,有棋一局,少日親朋,舊家鄰里。世故紛紜,但蚊虻過耳。解慍薰風,做涼梅雨,又一般天氣。曲幾蒲團,綸巾羽扇,年年如是。
絕磴扳緣上,憑虛得大觀。振衣翔物表,決眥入云端。日落鄉心碎,天空劍氣寒。莫言虛日力,聊適野情歡。
暨陽望族姓名秀,卅載宦游政績良。聽訟猶人期德化,立功邀寵錫嘉章。甘棠舊澤思東省,魯殿靈光重故鄉。時值九秋開九秩,枇漿醉映菊花黃。
何處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長宵對燈火,滿室聚詩書。暫息登山屐,休脂下澤車。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攏云髻,背犀梳,焦紅衫映綠羅裾。越王臺下春風暖,花盈岸,游賞每邀鄰女伴。
日昱乎晝,容光必照。肸蚃之交,惟人所召。有監在下,視茲升燎。肅若其承,云駢星曜。
假里尋真真本別。慧照寥天徹。瑩日晶空靈光攝。印碧落,凝翠色。達此心開通妙訣。物我俱休歇。無了了時離生滅。應別有,長天月。
鄉中往往諱言虎,地是古志毛蟲處。茲山嶙嶙喚作貓,奇哉江津此門戶。高逾江面知幾里,刀截懸崖無寸土。年深注水作肉色,銅銹瓜皮結鐘乳。自瀘州下多小山,惟少岷山天一柱。翩翩小兒穿綠衣,突遇黃斑聳肩股。大抵論山如論文,第一雄奇次媚嫵。以此問貓貓不馴,銅官驛前駕飛櫓。
去作三泉隔,來歸二載馀。臨風還念汝,傷女更憐渠。憔悴衣圍減,漂零鬢發疏。吾今多病久,誰付茂陵書。
頭戴烏巾著白襕,山房借汝一年閒。出門為說來時路,家在黃陂翠靄間。
四十年操秇苑盟,秋風遙起掛冠情。羅浮絕頂披云上,庾嶺歸途踏雪行。海岱名流誰并數,嘉隆詞客半同聲。朱明洞口攜尊日,首探梅花寄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