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謁許忠節祠
太史銘家廟,忠先表樂陵。
天青秦血灑,月白楚魂憑。
帝自誅劉濞,神今饗泰烝。
羽林恩不細,霄漢翊中興。
太史銘家廟,忠先表樂陵。
天青秦血灑,月白楚魂憑。
帝自誅劉濞,神今饗泰烝。
羽林恩不細,霄漢翊中興。
太史為家廟撰寫銘文,忠節事跡先在樂陵彰顯。青天之下灑下如秦末義士般的熱血,明月之中楚地忠魂有所依托。皇帝自然會懲處像劉濞那樣的叛逆,神靈如今享受著豐盛的祭祀。羽林軍所受皇恩不淺,在朝廷輔佐著國家中興。
太史:古代官職名,這里可能指為許忠節撰寫銘文之人。
樂陵:地名,許忠節可能在此有突出的忠節表現。
秦血:喻指為正義犧牲的熱血,如同秦末義士為正義而灑血。
楚魂:楚國的忠魂,借指許忠節的忠魂。
劉濞:西漢初期的諸侯王,曾發動七國之亂,這里代指叛逆之人。
泰烝:豐盛的祭祀。
羽林:皇帝的禁衛軍。
翊:輔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前往固始許忠節祠拜謁,許忠節可能是一位忠義之士,在當地有較高聲譽。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叛逆勢力,詩人期望朝廷能懲處叛逆,實現國家中興,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許忠節的崇敬和對國家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許忠節的忠義精神,突出特點是用典和象征手法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忠義的崇尚和對國家安定的期盼。
白發蓬松不記年。扁舟泊在荻花邊。天上月,水中天。夜夜煙波得意眠。
尋幽天氣得晴酣,小小籃輿勝繡鞍。 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紆石出水晶寒。 山容染翠開油幕,竹韻鳴竽立玉竿。 孰謂地靈鐘秀異,美哉風物見興安。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飏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萍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豆蔻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紅日三竿簾幕卷,畫樓影里雙飛燕。 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獨倚闌干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 鏡約關情,琴心破睡。輕寒漠漠侵鴛被。酒醒霞散臉邊紅,夢回山蹙眉間翠。
不用問田園,十載歸來故舊歡。一笑從知春有意,籬邊,三兩余花向我妍。 哀樂信無端,但覺吾心此處安。誰分去來鄉國事,凄然,曾是承平兩少年。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蘆葉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夢,無語寄歸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 蘋洲外,山欲暝,斂眉峰。人間俯仰陳跡,嘆息兩仙翁。不見當時楊柳,只是從前煙雨,磨滅幾英雄。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
見說名山自有神,冥冥中好指迷津。 應憐佛腳都來抱,盡是驚弓失路人。
神氣化虛晃,太上尊玉宸。 練此沈下質,感彼元上春。 靈液反流用,偃息昆閬津。 五鎖度靈鑰,滯散潛通真。
大虛本非有,團塊何迂疏。 一旬更五日,風乎駛軒和。 神馭兩腋輕,絳霞理襟裾。 四鎖度靈鑰,八表當凌虛。
矯首太霞真,飛忱紫微垣。 委蛻速霞舉,脫灑人命門。 羽葆交芝云,琳瑯飚神旛。 九鎖度靈鑰,五氣身朝元。
犖砍玉峰矗,真朋夐遨游。 洗耳發清響,躡{足介}玱鸞高。 飛泉落松杪,節奏風蕭騷。 八鎖度靈鑰,鏗鏗引云璈。
瑯軒列朱房,風露峨高寒。 森羅九宮道,隱約八卦壇。 春酣酌金漿,徹視揮外丹。 三鎖度靈鑰,悠悠控飛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