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首 其九
趙州南,石橋北,
觀音院里有彌勒。
祖師遺下一只履,
直至而今尋不得。
趙州南,石橋北,
觀音院里有彌勒。
祖師遺下一只履,
直至而今尋不得。
在趙州的南面,石橋的北面,觀音院里供奉著彌勒佛。祖師留下了一只鞋子,到現在都沒能找到。
趙州:地名。
彌勒:佛教菩薩名,是未來佛。
祖師:通常指禪宗的祖師。
履:鞋子。
偈頌是禪宗用來表達禪理的一種文體。此偈創作背景可能與禪宗修行者對祖師禪法傳承的思考有關。在禪宗發展過程中,修行者不斷追尋祖師所傳的佛法精髓,而此偈體現出這種追尋的不易,反映出當時禪門修行者對佛法領悟的探索心境。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借具體事物表達對佛法真諦的難以把握。其特點是語言簡單卻禪意深厚。在文學史上,它是禪宗偈頌文化的體現,反映了禪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內涵。
河外今無事,將軍有戰名。
艱難長劍缺,功業少年成。
曉仗親云陛,寒宵突禁營。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邊聲。
開合談賓至,調弓過雁驚。
為儒多不達,見學請長纓。
直道何由啟圣君,非才誰敢議論文。
心存黃箓兼丹訣,微生不學劉琨輩,劍刃相交擬立勛。
南方春景好,念子緩歸心。
身方脫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平生賞,無虞外役侵。
汀洲觀鳥戲,向月和猿吟。
稅駕楚山廣,揚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懷勝即楓林。
悵望極霞際,流情墮海陰。
前朝杳難問,嘆息灑鳴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
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
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
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臨水獨相送,歸期千里間。
云回逢過雨,路轉入連山。
一騎行芳草,新蟬發故關。
遙聆茂陵下,夜啟竹扉閑。
長亭晚送君,秋色渡江??。
衰柳風難定,寒濤雪不分。
猿聲離楚峽,帆影入湘云。
獨泛扁舟夜,山鐘可臥聞。
路岐人不見,尚得記心中。
月憶瀟湘渚,春生蘭杜叢。
鳥啼花半落,人散爵方空。
所贈誠難答,泠然一雅風。
平生閑放久,野鹿許為群。
居止鄰西岳,軒窗度白云。
齋心飯松子,話道接茅君。
漢主思清凈,休書諫獵文。
淺學長自鄙,謬承賢達知。
才希漢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長慚漂泊,恩深惜別離。
秋光獨鳥過,暝色一蟬悲。
鶴發生何速,龍門上苦遲。
雕蟲羞朗鑒,干祿貴明時。
故國誠難返,青云致未期。
空將感激淚,一自灑臨岐。
聊憑危堞望,倍起異鄉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
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
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君將海月佩,贈之光我行。
見知言不淺,懷報意非輕。
反照臨岐思,中年未達情。
河梁人送別,秋漢雁相鳴。
衰柳搖邊吹,寒云冒古城。
西游還獻賦,應許托平生。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云山過海半,鄉樹入舟中。
波定遙天出,沙平遠岸窮。
離心寄何處,目斷曙霞東。
貧病無疏我與君,不知何事久離群。
鹿裘共弊同為客,不堪吟斷邊笳曉,葉落東西客又分。
南池寒色動,北陸歲陰生。
薄薄流澌聚,漓漓翠瀲平。
暗沾霜稍厚,回照日還輕。
乳竇懸殘滴,湘流減恨聲。
即堪金井貯,會映玉壺清。
潔白心雖識,空期飲此明。
官初執憲稱雄才,省轉為郎雅望催。
待制松陰移玉殿,
忽憶十年相識日,小儒新自海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