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沙
河沙千世界,只此一微塵。
為見禽魚樂,方知天地春。
無心還是妄,有說卻非真。
識得西來意,時時景物新。
河沙千世界,只此一微塵。
為見禽魚樂,方知天地春。
無心還是妄,有說卻非真。
識得西來意,時時景物新。
河沙般眾多的世界里,自己不過是其中一粒微小的塵沙。因為看到禽鳥游魚的快樂,才知曉天地已迎來春天。說無心或許還是虛妄之念,有所言說卻并非是真諦。若能領悟佛法的真意,時時所見的景物都是全新的。
河沙千世界:佛教常用“恒河沙數”形容數量極多,這里指眾多的世界。
微塵:微小的塵埃,常象征渺小、微不足道。
西來意:指達摩祖師從西方(印度)來中國所傳的禪法真意。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佛教禪學思想盛行的時期相關。詩人在對佛法的修行和感悟中,借景抒情、借物言理,表達對佛法真意的探尋。或許是在自然的觀察和內心的思索中,有所頓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佛法的領悟,以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辨相結合,展現出獨特的禪意。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卻蘊含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禪詩的特色。
偉哉太白孫,英英越中士。來作湘江游,光風曄蘭芷。抱琴為予彈,清音驚俗耳。雍雍鳳鸞聲,悠悠圣賢理。他日遇鐘期,毋慚奏流水。
空階寒雨零,遠道西風作。燈下制征衣,檐花和淚落。
池館樓臺帝里東,錦袍初賜五花紅。三千珠履同瑤席,醉里時聞長樂鐘。
十二峰頭月欲昏,陽臺夢里舊精魂。至今猶恨湘江水,不為娥皇洗淚痕。
凄絕離亭酒一卮,應知別后更相思。久嫌官味同雞肋,敢把虛名比豹皮。恩怨分明殊量小,酸咸領略只心知。重圍未決爛柯去,尚有心中一著棋。
新年人日始開春,萬家和氣都鮮新。巍峰西來引弦月,曲海東望無纖塵。正喜青絲行白玉,況有賢主聯嘉賓。興發長歌連素袂,便賡時夏立烝民。
樵徑通幽谷,云深鳥跡稀。朝尋煙徑去,暮逐夕陽歸。互答行歌樂,誰憐托業微。莫愁山霧黑,孤月滿荊扉。
三吳登眺思愀然,今日都忘是幾年。元或堪嘲何用解,雌將自守僅求延。盡知有志書能射,若果無人贈愧鞭。耕雨樵云吾事畢,好憑他手別周旋。
浮生忽半百,兩鬢雪霜侵。只筆隨孤影,寒燈伴苦吟。侯門甘卻步,世路每驚心。萬事吾知命,曷云感慨深。昔年多意氣,長嘯壯思飛。云夢乘風去,錢塘踏浪歸。河山頻入望,日月共忘機。高詠還狂飲,酒痕滿袷衣。人間慣反復,世事總迷離。壯志從何說,多情只自欺。興來猶笑罵,老去黯傷悲。面目終難改,畫眉不入時。渝州獨為客,伏枕夜漫漫。風靜車聲絕,月斜樹影寒。浮名拋去易,大夢醒來難。猶憶西崖下,山花秀可餐。詩成聊自詠,對影感紛紛。剩有丹心在,幸無媚骨存。難圓游子夢,辜負美人恩。天意原如此,升沈不足論。
紅塵富貴無心戀,紫府真仙有志攀。
道院由來不浪傳,兩衙封印日蕭然。絕無爭訟煩刑禁,贏得工夫弄簡編。山連吳楚周遭起,水合湖湘洶涌來。千里風煙同樂國,萬家歌吹共春臺。
昔當賤子還家日,政是賢侯赴闕時。暫對離樽論出處,遠從別路說相思。重來只見棠陰滿,一去空憐雁影遲。好在當年舊山水,登臨誰與賦新詩。
倚欄無語倍傷情,鄉思撩人撥不平。寂寞閒庭春又晚,杏花零落過清明。
人物風流東晉時,吾家王椽本非癡。見君自少能多學,厥聞如今已四馳。但有香粳炊白玉,不須高馬鞚青絲。西鄰密度墻頭酒,日望扁舟慰所思。
小荷風綠,輕蕩蓮舟波皺轂。云接層山,愁在眉峰兩點間。簫聲裂竹,夜半誰吟金縷曲。幾個寒星,何事隨人到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