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 九日示外
深秋云淡畫難工。茱萸今又逢。勸君且莫上高峰。須防落帽風。
橙已綠,葉初紅。鄉關景不同。塞鴻嚦嚦語長空。還添四壁蛩。
深秋云淡畫難工。茱萸今又逢。勸君且莫上高峰。須防落帽風。
橙已綠,葉初紅。鄉關景不同。塞鴻嚦嚦語長空。還添四壁蛩。
深秋時節,天空云淡,這樣的美景難以用畫筆描繪。又到了佩戴茱萸的重陽節。我勸你暫且不要登上高峰,要防備那吹落帽子的秋風。橙子已經泛綠,樹葉剛剛變紅,家鄉的景色與這里不同。塞外的大雁在長空里聲聲啼叫,這聲音更增添了四周蟋蟀的鳴叫。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示外:給丈夫看。外,舊時稱丈夫。
茱萸:一種香草,古人重陽節有佩戴茱萸以避邪的習俗。
落帽風:《晉書·孟嘉傳》記載,孟嘉在重陽節登高時,帽子被風吹落而不覺,后人用“落帽風”形容重陽節登高時的秋風。
塞鴻:塞外的大雁。
嚦嚦:形容鳥清脆的叫聲。
蛩:蟋蟀。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重陽節是團圓節日,詞人可能客居他鄉,在節日時看到異鄉景色,觸景生情,思念家鄉,從而創作此詞給丈夫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常見意象營造出濃厚的思鄉氛圍。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君方廣陵去,即擬到辰陽。遠徼追游慣,高樓逸興隆。槎浮天漢出,夢繞帝居長。老覺還丹在,林砂豈冀將。
圣主方沖幼,安危仗老臣。好憑漢諸葛,上慰宋宣仁。百戰聲威壯,三朝劍履新。艱難資干濟,努力見經綸。
誰截湘江碧玉枝,龍吟鶯語響參差。孤臣去國愁聞處,思婦空房獨聽時。驟雨崩騰飄瓦急,流泉嗚咽下灘遲。天涯亦有知音客,江上維舟晚更移。
誰教寒皋語自圓,可人毛羽更新鮮。上林千樹堪棲息,應見高飛近日邊。
深冬寒雨沾庭樹,馬首看君催欲去。路上濘滑不堪馳,驚鴉幾點啼將暮。北走荒原料少人,野店清酤可壯神。昔時嵇阮今何在,咫尺黃壚隔碧津。勸君莫數中朝彥,后來駿足如飛電。不信冬殘春又回,清溪綠玉抽長線。
龍湫瀑流轉怒雷,回風散作靈霧飛。青雯倒掛鴻濛練,斷盡天孫云錦機。
歲聿云暮,雨雪其雱,君辭璧水歸故鄉。片帆縹緲谷溪傍,溪傍凍不流,行人此停舟。
細雨春燈夜色新,酒樓花市不勝春。和風欲動千門月,醉殺東西南北人。
文字多情別樣深,不堪高唱只低吟。勞生豈愛名無價,晚節誰知淚滿襟。一世毀譽憐國士,千秋心力感精禽。滄桑何日看翻覆,莫使冤從海底沉。
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風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長。波文散動楫,茭花拂度航。抵荷亂翠影,采袖新蓮香。歸時會被喚,且試入蘭房。
溪頭徙倚對崔嵬,世上塵愁安在哉。峭壁千尋翻素練,深崖萬古斗雄雷??这砒B跡無人到,應有山靈怪我來。偶爾相逢成勝槩,平生襟抱此中開。莫令胸次著崔嵬,萬事于人何有哉。欲向懸崖看積雨,幾經空谷撼奔雷。山花無思開還落,溪鳥忘機去復來。此地逍遙吾足矣,解愁春甕不須開。
黑睛如線午風清,賈勇潛身勢不驚。莫向花陰窺蛺蝶,街頭鼠輩政從衡。
百粵如今海不揚,相江一戰敵宵亡。始知事久論終定,足見功成跡逾光。石勒豈能窺晉室,張巡全未失睢陽。臣心如水天心鑒,萬里星馳入帝鄉。
見鹢恬徐退,看鳶喜詎飛。飛蘆欲何適,繞綠打紅圍。
太古號無事,其人如鹿麋。塊然具中和,焉用禮樂為。三皇不同軌,五帝亦異治。練弦與明水,汲汲挽其漓。哇淫起鄭衛,綿蕞紛秦儀。聾盲世耳目,真樸無復遺。大運暫衰歇,至理豈盈虧。雁行與魚躍,誰用此道推。所以橫渠翁,千古有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