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贊
拊背乞錢成漏泄,
回頭轉腦昧真機。
可憐鬧里無人識,
空自肩擔布袋歸。
拊背乞錢成漏泄,
回頭轉腦昧真機。
可憐鬧里無人識,
空自肩擔布袋歸。
拍打后背乞討錢財的行為泄露了天機,回頭轉身的動作卻錯過了真正的佛法真諦。可惜在喧鬧的塵世中沒有人能認出他,他只能空自挑著布袋回去。
拊背:拍打后背。
漏泄:泄露。
昧:不明白,錯過。
真機:真正的佛法、道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時后梁高僧,他行為癲狂,常背一布袋四處化緣,示人吉兇頗為靈驗。此詩可能是后人在贊頌布袋和尚時所作,當時佛教文化盛行,人們對高僧大德充滿敬仰,同時也感慨世人難以領悟佛法。
這首詩主旨是借贊頌布袋和尚,諷刺世人不能領悟佛法真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富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佛教文化對詩詞創作的影響。
天風吹浮云,千古亦不息。
奈何掃葉僧,朝夕盡微力。
至今畫中人,箕帚在其側。
造化日代謝,人事遞遷革。
剩水與殘山,幾歷興亡跡。
前度有劉郎,搔首空嘆息。
夕陽紅送東流水。翻江注海蒼生淚。
何處是長安。愁云千萬山。
黃巾看電掃。笯鳳生還早。
鞭馬出長城。重揚天漢聲。
寂滅方為樂,難禁一慟情。
緣空能澹定,度勝是平生。
骨髓誠何病,琴弦欲廢聲。
唱衣猶待瞑,霜露下嚴更。
蜀天雨后青如掃,涼月棱棱玉弓小。江瀆池頭不解看,客里蛾眉青更好。
江城薄暮人語稀,碧煙繚繚秋縠微。蒼苔行盡見人影,不覺露下沾葛衣。
玉閨良夜捲簾坐,應是愁痕初月鎖。素娥分影照離顏,咫尺晶梳念釵朵。
舉頭低頭兩沈吟,纖玦漸西更漏深。古來作客盡如此,看取鉛淚承衣襟。
玉潔冰寒自一家,
地偏驚此對山花。
歸來不負西游眼,
曾識人間未見花。
道人買山無一錢,今留祠宇蒼松前。
起家入直羽林衛,掛冠歸隱知何年。
甲申都城危不守,公卿迎賊拜馬首。
虎狼分踞九殿喧,鞭撲當階佐行酒。
尸?廣柳賊醉歌,笑顧黃金高北斗。
囊空官小公莫苦,脫身間關到鄉土。
棲霞寺古白云多,猶許孤臣作庵主。
登州海遠煤山青,君親生死一夢醒。
南都將相非我顧,后庭歌吹難為聽。
臨春結綺倚嬌娥,防江策盡喚柰何。
道人自抱白云臥,世上一度滄桑過。
我來吊古傘山曲,雨歇頹垣秋草綠。
當時剪燭夜窗人,想見哀吟聲斷續。
萬里江山入綵毫,碧巖迢遞白云高。七賢林館猶傳晉,五柳村莊不姓陶。
遠浦夕陽遲去鳥,斷橋春水度輕舠。披圖今日忘名利,高枕令人懶夢刀。
寄傲云泉一丈夫,清時巢許是吾徒。坐觀山色心何累,管領春風興不孤。
度歲厭看新甲子,掃門惟愛舊奚奴。功名老我不歸去,羞向侯門詠此圖。
山鳥紛紛不計名,
曉來聒聒弄新晴。
山人不識虞庭樂,
疑是簫韶奏九成。
況也來從班馬傍,泛舟千里尚醲香。庭雖過鯉元無異,桴偶乘由得問強。親見治民如治眼,歸談勤賊定勤王。翻思父子寒如此,孤負珠璣富墨莊。
金石為心錦作腸,案前合侍玉皇香。只因淮蔡須裴度,不為并州戲葛強。繡斧邇來新遣使,氈裘從此盡輸王。功成遠勒燕然石,閒卻江西左氏莊。
憶昨相逢是豫章,笑談親接齒牙香。如今但有心期在,不似當初腳力強。投老頗能安晚境,祝釐聊以報明王。簡編未了平生債,冷淡猶能讀老莊。
周道不復振,晉鄭豈堪依。
劇來要荒外,聊思效采薇。
神圣膺天統,薄海播恩威。
樓船忽飛渡,原野蔽龍旂。
降藩知順命,逝將安適歸。
愛此數莖發,謳吟自嘆欷。
蒼天為之變,白日斂其暉。
哀哉殉主難,從容有五妃。
方水玉含輝,圓澤珠沉照。
至寶恒秘藏,曾不事炫耀。
大矣造化工,混淪無窾竅。
秋至月華鮮,憑軒展清眺。
百慮靜中息,默默觀玄妙。
內外既兩忘,萬應神不掉。
真樂豈外假,神理匪言笑。
膏灼蘭自薰,所以龔生吊。
周行七步猶成跡,
槨示雙趺豈易收。
微雨灑花千點淚,
淡煙籠竹一堆愁。
楓香橋是黃州路。曾岸幘、扶筇去。一望霜天風景暮。空山流水,白云紅樹。動我悲秋賦。
于今屢夢高歌處。聊取嘉名錫癡語。蘭畹金荃休見妒。花間低按,尊前輕度。總愧江楓句。
誰踞詞壇,天下健者,獨有董公。曾北上燕臺,東游越嶠,南尋隋苑,西問秦宮。慷慨悲歌,滑稽笑罵,左把刀鉤右酒鐘。揮毫罷,令雪兒起舞,唱徹回風。
君才十倍吳蒙。更林下夫人興致同。看綠綺低彈,風吹鬢影,青蛾淡掃,月上眉峰。放棹探梅,擁爐煨芋,樂事相于閨閣中。還索取,將紅橋錦字,好配林鴻。
客至休嫌屋打頭,拮據夏屋等綢繆。
材從雪窖枯余得,土是龍堆劫后留。
豈有板升遺屬國,何來蝸角峙蠻陬。
窮荒野處由來慣,瀚海應驚見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