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子規
綠柳陰中問子規,
勸人歸是勸春歸。
人須回首春須暮,
何不成都西去飛。
綠柳陰中問子規,
勸人歸是勸春歸。
人須回首春須暮,
何不成都西去飛。
在綠柳成蔭中詢問子規鳥,你是在勸人回家,還是在勸春天歸來呢?人總會回首往事,春天也必然會走向暮春時節,那你為何不朝著成都西邊飛去呢?
子規:杜鵑鳥的別稱,傳說它的叫聲像是在勸人“不如歸去”。
回首:回顧往事。
暮:指春天將盡。
成都西:這里具體所指可能與作者當時所處情境或心中所想的方向有關,或許暗示著一個特定的歸宿或向往之地。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春日看到綠柳、聽到子規啼鳴,由此引發了對時光和人生歸宿的思考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設問啟思。雖未在文學史上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
今朝七月五,
打鼓普請看。
萬里無片云,
猶欠一大半。
羈愁隨暑退,濁酒為秋傾。
驟雨苔階靜,微涼薤簟清。
遠天孤鶴磨,近樹一蟬鳴。
無可供閒適,聊吹子晉笙。
廣庭獨翔步,飄風吹我裳。子之隔晨夜,引領空徬徨。徬徨日西匿,鴻雁天一方。春華豈不愛,幽蘭離早霜。安得追古歡,履發上高堂。
郁郁園中葵,朝陽白露晞。與君一以別,但驚時節非。青苔夾長路,高林風葉稀。孟冬行肅令,萬物閟光輝。思君復何益,淚下沾裳衣。
俄俄垣上蒿,濯濯園中林。人心豈草木,歲寒改此心。棄捐勿可知,短歌托哀吟。世故復何益,日暮懷知音。
黃花一丈似君長,十月炎天未著霜。彭澤籬邊那有此,掇英頻泛酒杯香。
湘湖空憶紫莼時,一笑江山似奕棋。種秫未收頻解組,流溪父老至今思。
又牡丹闌,酴醾到、花底清尊相屬。春光留不住,盡臨岐珍重,墜歡金谷。燕蹴英飛,鶯呼客醉,何減當筵絲竹。東風多情甚,護殘紅一半,艷嬌香足。
奈禪榻閒心,錦城芳事,暗生棖觸。春歸休怨速。送春句、還許年年續。且試問、玄都新樹。凝碧荒波,幾乘除、望中華屋。一片蒼茫感,頻佇立、夕陽欄角。
漸零落,貞元曲。弦澀孤調,空和啼鵑聲促。夢余漫題小錄。
壘石緣流一徑斜,寺門幽似野人家。西風黃葉響籬笆。
紫入鸚哥名是菊,紅歸鴉舅色如花。僧雛竹下自煎茶。
百舌喜太甚,杜鵑恨何深。睍睆斯黃鸝,律中宮之音。物情自不齊,天運初無心。道人獨領會,杖藜立芳陰。
百卉得雨露,華滋巧相娛。但知說姚魏,河洛竟何如。我方悟吾生,箋經未成書。安得小學師,從之注蟲魚。
我與良翁似有緣,
命名與述戰龍天。
事忙不記垂弧旦,
恰到渠家遇晬筵。
一天秋色破寒煙,別籞連堤壓巨川。
欣見歲功成萬寶,因行射禮命群賢。
騰騰喜氣隨飛羽,裊裊凄風入控弦。
文武從來資并用,酒馀端有侍臣篇。
虬枝忽見雪交加,
自在芳心閱歲華。
客里但貪春意好,
短墻不必問誰家。
海門潮咽越王城,霸業蕭條風雨驚。
獨少囊金堪結客,猶留袖鐵足鏖兵。
馴來龍性崢嶸在,狎罷鷗心汗漫行。
若論兩河毫杰客,登壇豈必讓齊盟!
軒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嘆淹留。
已嗟游宦騫騰晚,遽遣功名取次休。
中壽不令周甲子,遺編曾擬傳春秋。
未應埋沒隨黃壤,定作騎鯨汗漫游。
田事旱乾薄飯,
歲計不給何求。
春園葉落窮冬,
夏畦菜盡凜秋。
燕花敷錦繡,楚舞醉羅裙。
明月空悲妾,向云常似君。
不知遼海上,書信幾時聞。
初日浮空動,
微風刬地涼。
苧衣人尚怯,
看竹過橫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