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公子 題軒外竹
庭栽千個綠
好把南華讀
我愛此君幽
瑯玕戛玉鉤
寄情時覓句
枕瑟常眠里
破壁長孫枝
思君十二時
庭栽千個綠
好把南華讀
我愛此君幽
瑯玕戛玉鉤
寄情時覓句
枕瑟常眠里
破壁長孫枝
思君十二時
庭院里栽種著千萬竿翠綠的竹子,正好可以捧著《南華經》來閱讀。我喜愛這竹兒的幽靜,青竹枝葉相擊,聲如玉鉤相戛。寄托情感時常常尋詩覓句,枕著琴瑟常在睡眠中。破壁而出的是竹的長枝,時刻都在思念這竹君。
千個綠:個,竹的量詞;綠代指竹子,此處指眾多翠綠的竹子。
南華:《南華經》,即《莊子》,戰國時期莊子及其后學所著,此處借指高雅的典籍。
此君:竹子的代稱,典出《世說新語》王子猷愛竹,稱“何可一日無此君”。
瑯玕(láng gān):原指美石,此處代指竹子。
戛(jiá):擊,碰撞;玉鉤:形容竹枝彎曲如鉤,或指玉制的鉤,此處形容竹枝相擊之聲清脆如玉。
枕瑟:枕著琴瑟,指與琴瑟相伴,體現雅致生活。
破壁:形容竹子生長茂盛,突破墻壁限制;長孫枝:竹的長枝,“孫枝”指竹的嫩枝,“長”強調生長之態。
十二時:指一整天,古代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此處代指時刻。
此詞當為作者于庭院種竹、閑居雅處時所作。通過對竹的細致描繪,或反映其遠離喧囂、寄情自然的生活狀態,以及借竹抒懷的創作心境。
全詞以“竹”為核心,從庭院竹景寫到寄情尋句,再到竹枝破壁生長,層層遞進,表達對竹的終日思念。借竹之幽,傳遞高潔雅致的情懷,語言自然含蓄,是一首托物寄情的佳作。
數株煙柳綠毿毿,兩岸青山起暮嵐。多少天涯未歸客,卻從畫里看江南。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勝。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宮相政多暇,行樂躡巖磴。發蒙漲為溪,幽致茲焉盛。唐賢大歷后,峭壁刻名姓。我來一何暮,今秋始乘興。山勢環有缺,山門壺引柄。乍挹清泚姿,頗愜幽閑性。味將春茗宜,光與曉嵐暝。架竹落僧廚,遠聲入清磬。何當宿禪室,攲枕終夜聽。飲多病骨換,照久塵襟迥。銷盡謫居愁,無心治歸艇。崖石何鑿鑿,渤潏涌山腳。含虛光可鑒,倒影壁如削。瀰漫到前溪,支脈通遠壑。白龍乃神物,胡此戀一勺。勢能為霖雨,力可興雷雹。上天未有命,茲焉縮頭角。應防困螻蟻,泥蟠詎敢躍。菹醢曾是憂,豢養殊非樂。亦如君子道,出處貴先覺。吾生苦遷謫,未免郡政縛。偶來泉畔坐,感興題秋籜。斗藪纓上塵,試就清漣濯。聊將一掬水,洗我面慚怍。日暮不忍歸,風埃滿城郭。漲溪者為誰,人骨皆已朽。我來尋故跡,溪荒亂泉吼。惜哉幽勝事,盡落唐賢手。唯馀舊時月,團團照山口。茲亭廢已久,厥趾猶在哉。清風為我起,疑有精靈來。神交念宮相,臨砌傾一杯。回頭問黃菊,寂寞與誰開。荒臺隱層碧,云磴踰百尺。攀蘿試一上,依然有遺跡。掌舒舊砌平,屏卓諸峰直。憑高聊寫望,孤懷念鄉國。長安不可見,但對金烏赤。傾盡葵藿心,庶免浮云隔。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朝云出如嘔,暮云歸如吞。大塊氣不死,茲為玄牝門。怪石擁左右,勢若貙虎蹲。旁行數十步,漆黑不可捫。安得鞭燭龍,為吾前馳奔。尋盡神仙窟,一一知其源。泠泠庶子泉,落落陽冰筆。云氣勢崩垂,龍蛇互蟠屈。嶧山既劘滅,石鼓又缺失。唯茲數十字,遒勁倚云窟。模印遍華夷,流傳耀緗帙。書誠一藝爾,小道詎可忽。乃知出人事,千古名不沒。古藤何樛蟠,低蔭庶子泉。童童若青蓋,掛在絕壁前。月穿波影碎,露滴岸聲圓。曉籠使君醉,夜覆溪僧禪。昔之好事者,為作出偶然。人亡藤已朽,猶得聲名傳。我欲移青松,植向泉眼邊。既圖歲月久,復取節操全。所為亦一時,所期或千年。庶吾不朽名,長與偃蓋懸。
少微婺女接高冥,長立寒宵望使星。支郡問民秋弭節,泮宮延士曉談經。云深仙石群群白,天外神山個個青。不獨豺狼走荒絕,亦聞蛟蜃落滄溟。
先皇諸將何其雄,君家大人國士風。賜錢留起嫖姚第,詔宴數入蘭臺宮。五云忽變石城氣,七校親隨萬乘東。當年帶礪山河在,四海車書日月通。侍從敢聞潛邸事,朝廷竟錄代來功。此時十歲羽林孤,躍馬能彎兩石弧。漢主臨軒求故劍,承恩一拜執金吾。生成燕頷寧辭武,得奉龍顏不羨儒。三提鹵簿陪陵寢,再護樓船下郢都。禁中自失張安世,天上還看周亞夫。
童子垂頭蟋蟀鳴,詩聯不斷酒頻行。青山夢繞來時路,黃菊香留晚歲情。一斗尚堪呼我屋,五言誰可犯君城。明朝共約慈恩去,為聽驪駒意未平。
梅香不是不寒清,參遍橫枝酒未醒。夢入西湖疏影里,覺來失卻冷泉亭。
織罷冰綃進御歸,鮫人水國暫停機。自憐不及吳蠶老,一吐新絲上袞衣。
山光雜空翠,云影澹晴暉。古渡舟誰系,虛齋人未歸。石苔秋雨積,野樹晚風微。便欲拋塵事,垂綸柳外磯。
百世高公綽,千金謝魯連。胸中無雅度,勝事竟誰傳。
伯尚庭前傾竹葉,用中宅畔看梅花。天教二子相為樂,來往風流也足誇。
可惜秋眸一臠光,未妨惆悵是清狂。遙知小閣還斜照,不信年華有斷腸。永憶江湖歸白發,本來銀漢是紅墻。清聲不遠行人去,此去瑤池地共長。
玉幢亙碧虛,此乃真人居。裴回仍未進,邪省猶難除。
雨歇更花妍,山村訪法筵。橋頭潮暗上,榕樹路低連。得句留僧和,飛觴借佛前。吾家群從會,差勝永和年。
春王朝會大明宮,祝栗魚蠻四海同。至治元年調玉燭,和風甘雨看年豐。曉日云冠綴綵珠,龍顏如玉映康衢。大官門外停天駟,群辟翱翔侍步趨。黃流玉瓚薦馨香,九廟神靈降百祥。一部云韶導仙駕,歸來朝賀坐明堂。至公堂下魚鱗屋,麗正門前蝸殼居。三百英雄來獻賦,是中應有馬相如。瑤肝玉肺渥洼駒,玄圃昆崙是坦途。暫蹶霜蹄未為失,三年奮迅碧云衢。人海茫茫萬仞山,健夫爭赴碧巖端。躋攀分寸不得上,始信文場蜀道難。一念遺孤一愴然,心旌無日不懸懸。潞陽二月河冰解,定買吳儂燕尾船。謝家擇婿得逸少,溫嶠先酬玉鏡臺。羅帳合歡猶有待,可憐孤鳳意徘徊。邇來吟思濁如泥,今日酬君喜賦詩。不識心忪并膽怯,犀珠銀液竟何施。汨沒京塵度歲華,胸中千緒亂如麻。南風準擬揮談麈,剩費君家木杵茶。
云暗千家雨,寒生兩岸秋。水翻波入戶,人靚玉明樓。山色遮愁眼,荷香滿客舟。水晶宮里夢,還作此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