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其一
望見梧云路不通,
西來貫甲引弓雄。
鄰船燒盡榜人竄,
獨樹孤舟系晚風。
望見梧云路不通,
西來貫甲引弓雄。
鄰船燒盡榜人竄,
獨樹孤舟系晚風。
極目望去,梧桐山被云霧籠罩,道路阻塞不通;從西邊而來的士兵身披鎧甲,拉弓搭箭,氣勢雄壯。相鄰的船只被燒得干干凈凈,船工們驚慌逃竄;只剩一棵孤樹旁,一艘小船在晚風中系泊。
梧云:可能指梧桐山(或含“梧”字的山)被云霧籠罩的景象,此處代指道路受阻的自然環境。
貫甲:穿著鎧甲,指士兵裝備整齊。
引弓:拉弓,形容士兵戒備或作戰的狀態。
榜人:古代指船工、船夫。
竄:逃竄、逃離,形容慌亂之態。
系:停泊、拴住,此處指小船被晚風輕拂卻無法移動的狀態。
此詩未見于經典詩詞文獻記載,推測可能創作于戰亂或動蕩時期。詩中“西來貫甲引弓雄”“鄰船燒盡”等場景,暗示有軍事沖突波及水域,結合“行路難”的標題,或為詩人親歷旅途受阻、目睹戰亂慘狀后的即興之作,反映當時民間的苦難與個體的艱辛。
全詩以“行路難”為題,通過自然阻隔(梧云路不通)與人為戰亂(西來貫甲、鄰船燒毀)的雙重困境,展現旅途的艱難;尾句“獨樹孤舟系晚風”以孤寂之景作結,將個人漂泊與時代動蕩相勾連,深化了“行路難”的主題內涵。
文義游從四十春,艱難契闊見情親。少年漣上初傾蓋,末路云陽擬卜鄰。萬室謳吟依愷悌,一生志氣負經綸。渭陽豈特兒曹慟,老送佳城淚滿巾。
抱膝書樓望太清,一生心事月同明。因過鄰寺分茶供,閑取高僧史傳評。
帳中蝶化真成夢,鏡里鸞孤枉斷腸。吹徹玉簫人不見,世間難覓返魂香。
高門懷伯仲,上座集賢豪。對列三珠樹,同揮五色毫。披襟憐爾輩,結襪愧吾曹。老大才名盡,惟應把濁醪。
有田有田,不遠以阻。東郊西疇,厥壤膴膴。我黍我稷,我稼我穡。昏余作力,匪朝伊夕。中田有廬,有室有軒。桑麻當門,榆柳蔭園。雞鳴于陌,豚散于野。牛辭其軏,亦在墻下。言馌于畝,率我仆夫。時往時還,朝不及晡。滌之翼翼,箯之握握。載稛載積,堆戶填閾。庖羞佐酒,烝嘗妥侑。惟此伏臈,洽我親友。于焉怡怡,于焉媞媞。率我故常,祖先之貽。思夫人生有涯,而謀則賒。厭厥隘卑,乃馳心荒遐。思夫人每忽易,而務厥難。曷忘乎近安,而冒彼遠患。悠悠我懷,喟焉永嘆。
慶誕長生寶殿中,非煙五色覆諸宮。酒為天祿資君壽,曲奏霓裳樂帝聰。悲翠簾前云氣紫,珊瑚枝上雪花紅。太平天子聞稱賀,先喜年年過歲豐。
市樓突兀凌波起,樓上女兒未梳洗。短篷初泊酒家門,新釀玉壺香十里。買魚沽酒掛蒲帆,九月淮村風日美。回頭遙望大龍山,翠屏滅沒寒煙紫。
一溪云母間靈花,似到封侯逸士家。誰識雌雄九成律,子喬丹井在深涯。
迢迢崆峒客,侈袂飄寒涼。寶氣驗黃白,玉英屑玄蒼。出入馭鸞鶴,俄頃周八方。安知有奇占,得朋湘水鄉。
胡不舞長劍,揮霍倚余酲。否亦推杯而起,一嘯百靈驚。竟爾頹然自放,狼藉緋衣皂帽,莊蝶兩忘形。倘赴鈞天宴,酩酊覲瑤京。恣酣飲,盡余瀝,枕空罌。手拊鴟夷一笑,螺盞夢中擎。漫道皤皤空腹,舊徑終南蕪矣,幻入井眉瓶。乞汝一椎中,甕破汝應醒。
夾道修篁接斷山。小橋流水走平田。云間無處尋黃鶴,雪里何人聞杜鵲。夸富貴,慕神仙。到頭還是夢悠然。僧窗半日閑中味,只有詩人得秘傳。
露奏求閒猛掛冠,忽驚卿月墮云端。中年屢攬澄清轡,末路堅辭矍鑠鞍。自卜壽藏松已拱,親裁幽刻墨方乾。映溪清遠樓前月,后夜登門忍獨看。
此郡如敗弓,一弛不可張。吾曹如庸醫,了未分陰陽。幸哉歲小稔,意中猶差強。與民同一飽,?稏秋風黃。
舟行弋陽道,山石多異狀。嵌空露鐘窾,屹立儼圭鬯。沿洄百數里,璆鐵森相向。最奇象巖下,仙館占丹嶂。舍棹遵微行,松篁插云上。開門看青壁,左右挾高閌。飛雨灑面來,輕飆入檐飏。道人出迎客,牖戶坐南向。延登升仙臺,境肅神滋王。不知日車側,但覺天宇曠。我生名山游,正費屐幾兩。采真喜初遇,戀勝期屢訪。布帆催夕舉,未敢恨飄蕩。水深彭蠡湖,兩眸更東望。
匣里干將午夜鳴,碧油幢下夢魂驚。沙場燐火風吹起,半在骷髏眼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