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盤子
山北路如槽,山南路如磨。
郵亭塞其坳,古佛苔蝕座。
雄風生半空,云曳山光破。
仰攻犯矢石,一守應萬挫。
隘官久已裁,行旅坦然過。
緬懷劉大刀,奪險偉征播。
后來王節憫,藉此集將佐。
形勝人必爭,豈宜防衛惰。
一盤一躊躇,忘卻早行餓。
山北路如槽,山南路如磨。
郵亭塞其坳,古佛苔蝕座。
雄風生半空,云曳山光破。
仰攻犯矢石,一守應萬挫。
隘官久已裁,行旅坦然過。
緬懷劉大刀,奪險偉征播。
后來王節憫,藉此集將佐。
形勝人必爭,豈宜防衛惰。
一盤一躊躇,忘卻早行餓。
山北的道路像凹槽般狹窄,山南的道路似石磨般崎嶇。驛站坐落在山間坳口,古佛的座臺已被苔蘚侵蝕。猛烈的山風在半空呼嘯,云層飄移劃破山間光影。若從下仰攻此處如同冒著箭石,一人據守可抵萬次挫敗。如今關隘的官員早已裁撤,過往行人得以坦然經過。追思當年的劉大刀(劉綎),曾在此奪險征討播州叛亂。后來王節憫(王三善),也借助這地勢聚集將佐。險要之地必為兵家爭奪,豈容防衛懈怠疏忽。每盤旋一段山路便駐足感慨,竟忘了清晨出發時的饑餓。
郵亭:古代傳遞文書、供人歇宿的驛站。
坳(ào):山間低洼處。
矢石:箭與滾石,古代防御武器。
隘官:管理關隘的官員。裁:裁撤。
劉大刀:明代名將劉綎(tīng),號“大刀”,以勇猛著稱,曾參與平定播州楊應龍叛亂。
征播:指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明軍征討播州(今貴州遵義)土司楊應龍的戰役。
王節憫:指明代官員王三善,謚號“節憫”,天啟年間曾在貴州平叛,借助險要地勢聚集兵力。
形勝:地勢優越、易守難攻之地。
此詩或為清代詩人途經九盤子(今貴州境內險要山路)時所作。九盤子為歷史軍事要沖,明代劉綎征播、王三善平叛均在此地有重要行動。詩人目睹當時關隘裁撤、行人暢行的現狀,結合歷史往事,感懷地勢之險與防衛之重,遂作此詩。
全詩以九盤子的險峻地勢為引,先狀其形(山路、郵亭、古佛),再述其史(劉綎奪險、王三善聚將),最后借“形勝人必爭”點明主旨,強調險要之地需重視防衛。既有對歷史英雄的追思,亦含對現實的警策,是一首融地理、歷史與哲理于一體的紀行佳作。
性拙謀為劣,才疏問學低。不爭名與利,煙水釣東溪。
望爾成人竟不成,中年哀感倍傷神。青山何處埋兒骨,黯黯愁云隔鳳城。
魚貫懸崖鄧艾軍,銜枚一夜度連云。巴渝從此俱安席,莫待相如《諭蜀文》。
山人不欠買山錢,祇欠朱明吏隱賢。得句投囊無倚仗,問玄載酒隔風煙。菊花冉冉團秋露,梧葉蕭蕭落暮天。雁斷豈勝頻悵念,篝燈騫玩舊來箋。
三四年來長抱病,每談匡岳便情牽。苦懷五老深秋月,順上三吳請藏船。邊雁乍聽離緒促,朔風初至客帆懸。好山料得同安住,慚愧虛羸先著鞭。一生痼癖在煙霞,多病奚辭去路賒。好友暫違愁有限,名山高臥樂無涯。香爐峰看新晴瀑,招隱泉烹未雨茶。勝事不堪頻向說,恐勞清詠憶蒹葭。
風驅白雨洗園林,蔽地飛花一寸深。狂紫浪紅俱已矣,老春雖在亦何心。
向天涯處。帕首控■去。瑟瑟征程煙草夢,亂落離愁如雨。隔簾花影朦朧。一般留戀吳儂。只恐他年重到,劉郎孤負春風。
泉揮玉麈尾,岫擁翠云裘。盡日看不足,倚闌生古愁。
齠齔初授經,傳家惟四始。和平兼溫厚,頗識風人旨。貌遺留乃神,理合變其體。方員無定形,勿學涂印璽。作為冰雪詞,獨賞無人喜。何用黃金鎞,與世刮眸子。
握手天涯話舉杯,河陽花色照徘徊。當年擊筑豪燕市,此夜鳴琴坐越臺。龍劍千秋牛斗合,羊裘萬里雪風回。雙鳧莫問王喬舄,爛漫恩光漢闕來。寒云一徑入煙蘿,斗酒相逢意若何。捧日乍看威鳳舉,垂天誰問大鵬過。千門樹色深桃李,十里花香散芰荷。經國文章吾汝在,肯緣華發嘆蹉跎。
漢陽郁金撲鼻香,飄飄一葉泛殘陽。大盆貯景隨蘭槳,小勺分春上羽觴。興入齊州欣白叟,手持阿堵付黃郎。叮嚀鄂渚黃樓勝,信宿還須遠送將。我識君非馬鄧親,朝來門外喚何頻。顏家陋巷誰知己,蕭寺空門半故人。黨進帳深希問訊,何曾席遠絕音塵。幾回素店書勤事,歲送青州曲米春。
古寺高樓暮倚闌,野云不散白漫漫。好山遮盡君無恨,且作滄溟萬里看。
江海三年客,萍蓬無定居。此生遭圣代,高枕乃吾廬。慈竹春陰覆,荒城魯殿余。開襟驅瘴癘,跋涉體何如。扶病垂朱紱,低頭愧野人。本無軒冕意,直取性情真。憂我營茅棟,呼兒正葛巾。禮寬心有適,對酒滿壺頻。啅雀爭枝墜,春鷗洗翅呼。微生沾忌刻,朗詠劃昭蘇。失學從兒懶,吟詩信杖扶。百年雙白鬢,隨意數花須。涼月白紛紛,晴天養片云。詩應有神助,喧已去人群。亂后嗟吾在,愁多任酒醺。晚酣留客舞,重與細論文。秋水通溝洫,亭深到芰荷。霏紅洲蕊亂,隱映野云多。花動朱樓雪,風含廣岸波。玉尊移晚興,君子意如何。
自昔名高世,皆由藝入神。未應除扁鵲,世上便無人。
昭公詳漢律,求比禮三千。刻敝深文息,寬平治德全。芳猷宣輔弼,馀慶茂忠賢。方驗來嘉瑞,仁矜理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