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二
洗竹放教風自在,
傍溪看得月分明。
洗竹放教風自在,
傍溪看得月分明。
清洗竹枝,放任清風自在地吹拂;依傍溪畔,能清晰地看見明月的光輝。
洗竹:清洗竹枝,或指修剪、清理竹枝上的雜物。
放教:讓,任憑。教,此處為助詞,無實義。
自在:自由無拘束。
傍溪:靠近溪水。傍,靠近。
分明:清楚,清晰。
此句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為詩人于閑適生活中即興而作,記錄其親近自然、享受清幽之趣的瞬間。
此句通過‘洗竹’‘放風’‘傍溪’‘看月’等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與悠然自得的心境,語言簡練而意境幽遠,體現了古典詩詞中常見的閑適雅趣。
吳越青山猶好在,古今明月不長圓。可堪老大重離別,一片愁心落照邊。
朝旭斂煙華,庭階獨行跡。春鳥遺好音,冰苔見古色。讀書覯曩賢,或語或復默。時節往朋舊,提攜散愁疾。芝蘭各自芳,終恐棄遐僻。
名場幾度看升沈,久困龍蛇起奮心。今日西風好消息,榜頭高處亦登臨。
片帆初卷。風靜波如練。日落楚天聞過雁。歸客洞庭晚。松梢月映虛廊。舊游回首蒼涼。花氣蟲聲露井,燈光人影云窗。
庾信終南眼忽開,橫岑萬仞接天臺。縱橫筆陣知強弱,留與游仙客詠梅。
同人酌酒議題名,陶令當然是主盟。能與黃花爭晚節,高風方不負先生。
幾日繁花亦有姿,便教飛盡只空枝。明年有約休孤我,昨夜無風欲怨誰。蜂慰苦心甘辦蜜,蠶羞衰鬢薄縈絲。鶴林縱謂猶堪賞,攜酒明朝已怕遲。妝華倚艷欲無功,到處芳菲入眼空。薄影萋迷聊借月,后時衰謝不緣風。簾鉤淡沲聞幽鳥,篆跡依稀見小蟲。清曉關情應不免,數枝惆悵杏園東。撼白欺紅恨已多,新詞莫遣雪兒歌。數株欲借群芳后,三月猶看幾日過。錦席剩香留一瓣,銀屏深影蹙雙蛾。離魂轉覺難憑藉,盡日風吹無奈何。滿樹春紅已覺稀,數枝低閣午風微。裁將織女愁中錦,盡著秋娘嫁日衣。南國何人歌芍藥,東山此日憶薔薇。中園未忍違孤賞,拾得余芳肯暮歸。
花灺銀釭,香縈寶篆,睡橫金鳳搔頭。見一絲殘月,冷侵瓊鉤。試問嫦娥知否,欲無愁、有我難休。算箏柱,年華未到,幾度春秋。今休。飛飏蝶夢,奈不識江南,煙水迷留。望碧天如鏡,怕上層樓。記得那時分手,到此日、淚尚盈眸。更何處,聲聲玉簫,譜出離愁。
山莊頻避暑,靜默少喧嘩。北控遠煙息,南臨近壑嘉。春歸魚出浪,秋斂雁橫沙。觸目皆仙草,迎窗遍藥花。炎風晝致爽,綿雨夜方賒。土厚登雙谷,泉甘剖翠瓜。古人戍武備,今卒斷鳴笳。生理農商事,聚民至萬家。
汶上何來旅服游,至今猶足想風流。殊方賓客空詞苑,萬里河山一酒樓。供奉花深秦地月,酣歌星散魯門秋。誰能不引中原目,金馬銅駝迥自愁。
朱明開洞戶,巨浸判鴻濛。山是浮邱伯,游追太史公。聽笙懷遠別,挹袖昔相逢。翹首天邊望,回看紫氣雄。一別師雄后,鑾坡隔粵臺。隱淪棲藥市,仙客在蓬萊。劍履星辰上,文章琬琰才。山前桃李樹,春到競先開。
已聞鼙鼓靜邊陲,初見絲綸寵帝師。寰宇一新周禮樂,廣庭重用漢威儀。江南江北無他事,春后春前更此時。舉盞上公千歲壽,賡歌永贊舜無為。
弟曾一識金川驛,兄蓋屢維干越舟。群書博極詩無敵,乞爾此編無暗投。
雖探香巖奇,未歷白崖妙。遠瀑散驚響,長林靄余照。入冬石骨青,向晚江云燒。人家背嶺居,炊煙出屋筱。牛羊見墟里,雞豚聚古廟。憩訪野人名,歸屏長官導。眷茲畎畝間,慨予行役勞。沽酒慰塵蹤,濯纓聊強笑。
先送寒燈青腳下。無意瞞人,聲在紅坭瓦。真是小樓聽雨夜,杏花不管明朝價。密密疏疏珠玉瀉。一霎春酣,一霎秋瀟灑。未必便無知我者,今宵欠個聯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