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元旦
失路逢元日,
客心天外孤。
明霞瞻帝座,
野服拜香爐。
梧郡城空棄,
潯江路罷趨。
同時諸扈從,
何處正嵩呼!
失路逢元日,
客心天外孤。
明霞瞻帝座,
野服拜香爐。
梧郡城空棄,
潯江路罷趨。
同時諸扈從,
何處正嵩呼!
在迷失道路時恰逢元旦,客居在外的心情如在天外般孤寂。望著明麗的云霞遙想帝王所在,身著粗布便服拜祭香爐。梧州的城池已被空棄,潯江的道路不再有人奔赴。那些一同隨駕的舊臣,如今又在何處高呼萬歲呢?
元日:元旦,農歷正月初一。
失路:本指迷失道路,此喻仕途不順、流亡無依。
帝座:帝王的所在,借指朝廷。
野服:粗布便服,指平民或流亡者的裝束。
梧郡:梧州(今廣西梧州),南明永歷政權曾短暫停留于此。
潯江:西江支流,流經廣西,此處代指流亡路徑。
扈從:隨侍皇帝的侍從臣僚。
嵩呼:古代臣下對皇帝的祝頌,因漢武帝登嵩山時三呼萬歲得名,此指朝賀。
此詩約作于1651年(辛卯年,南明永歷五年)。時南明永歷帝因清軍追擊,從梧州被迫移駐安龍,政權風雨飄搖。詩人(或為明末遺民)流亡途中逢元旦,目睹城池空棄、路徑廢弛,感懷時局與舊朝,遂作此詩。
全詩以元旦客居為引,通過‘空城’‘廢路’等衰敗景象,折射南明政權的沒落,流露詩人對國勢的悲愴與對舊朝的眷戀,是亂世文人憂思的典型寫照,語言沉郁真摯,情感層次分明。
跡自山林遠,聲馀郡邑崇。即看清禁客,來傍素王宮。楹夢衰能作,衿趨禮亦同。河汾有經術,端合配文中。
桃李花。嚴霜落奈何。桃李子。嚴霜早落已。
湖傍圭峰麓,回廊枕水灣。漣漪風習習,演漾屋間間。投餌魚爭唼,嘗茶客自閑。長來避酷暑,定可駐童顏。
勝游遙叩白云關,水色山光紫翠環。客愛峰高忘久坐,鳥知人好不思還。蒲連曲澗杯流迥,僧定禪房意自閑。我亦欲攜飛舄杖,不知天隔幾重山。
君且飲,我當歌,江間日出揚早波。塞上勁雪吹胡沙,行到蕪城菊未花,石頭南下少人家。此時作客詎堪陳,紅霞斷續垂繽紛。匣中寶劍光芒在,古木盡落低寒云。寒云縹緲流天外,路遠迢遙不可會。陂澤常生并蒂蓮,佳人為覓同心佩。紅樓寶碗酣朝輝,何許關情久未歸。中婦流黃沾淚盡,仙郎白雪少人知。與君歷盡關山路,險阻交情難具訴。祇將薄骨抵風塵,浪說黃金買詞賦。詞賦風流未可期,西山日夕水云遲。君歸再奮雄飛翼,我歸便倒高陽池。他時更憶幽棲客,誰謂商山無桂芝。
凄然今夕是何夕,依舊去秋煢獨身。仰看忉利空無際,回望雙林淚轉新。愁極卻憐知己在,夜深偏憶故山真。誰攜拄杖從金井,曾見賓鴻到海瀕。
欲吊沈冤處,春江只自深。鋤耰元聚守,塢壁要先侵。吉語行看報,窮愁有底禁。檐花應好在,準擬報同襟。
十年烽火照吳中,環堵空懷一畝宮??蜕狍@烏翻夜月,宦途飛鹢退天風。梁園賓客馀枚叟,楚國衣冠老白公。昨夜壯游還入夢,東華日逐軟塵紅。
石兄兄石不兄錢,卜筑山邊復水邊。位置亭臺依茂密,剔疏巖壑聽潺湲。拂云脩竹還通月,擎蓋高松不記年。預恐陶君回俗駕,擬乘下澤疾驅前。
落落果然甘寡合,可憐漱玉負清才。也曾親歷陽春暖,依舊寒山寂寞開。
碧欄桿外雨絲絲,掩閣垂簾插柳枝。飛絮滿城花似雪,人間第一斷腸時。
三月盧龍塞,沙中雪未乾。朝來折楊柳,春色憶長安。
千尺石屏雄,屏邊列數峰。巍然不可犯,真是鎮疆封。
入曉菜衣雪未寒,物華欣與歲更端。融融春透杯光滿,點點花歸勝綵看。門戶含輝神壘躍,溪山有象玉龍蟠。豐亨不用論時事,拜舞高堂且盡歡。
師友龜山出,世家熊楚來。決科輕地芥,種德付庭槐。祿享千鐘養,年登九帙開??蔀槌跋?,袖手老其才。繡節榮分使,斑衣喜拜親。方將昌厥后,豈必在其身。真館仙游遠,佳城瑞氣新。九原看厚報,袞袞耀絲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