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送謝云章之大名
結束翩翩,北去天雄,黃衫紫韁。有萬層鐵騎,軍懸重鎮,五更鈿雁,巷列名倡。魏滑分河,關山獨夜,感慨黎陽舊日倉。橫戈地,怕驚沙颯沓,亂水砰硠。
昨朝并轡回翔。恰路出夷門認大梁。記分題古驛,憑燕吊魏,同敲石火,嘯雨啼霜。君又翻飛,余其寥落,試聽悲笳咽女墻。前游在,莫孤擎濁酒,重宿平陽。
結束翩翩,北去天雄,黃衫紫韁。有萬層鐵騎,軍懸重鎮,五更鈿雁,巷列名倡。魏滑分河,關山獨夜,感慨黎陽舊日倉。橫戈地,怕驚沙颯沓,亂水砰硠。
昨朝并轡回翔。恰路出夷門認大梁。記分題古驛,憑燕吊魏,同敲石火,嘯雨啼霜。君又翻飛,余其寥落,試聽悲笳咽女墻。前游在,莫孤擎濁酒,重宿平陽。
你收拾得風度翩翩,身著黃衫,牽著紫韁,向北前往天雄軍(大名府)。那里有層層鐵騎駐守,軍鎮威嚴;五更時分,街巷里排列著裝飾華美的歌女。魏州與滑州以黃河為界,在這孤寂的關山中,我想起黎陽那舊日的糧倉。你即將去的橫戈之地,只怕會有驚沙紛揚,亂水擊石的聲響。昨日我們還并馬同游,恰好路過夷門,認出了大梁故地。曾記得在古驛分題聯詩,憑吊燕、魏舊跡;一起在短暫時光中,聽風嘯雨泣。如今你又要遠飛,我卻將獨自寥落,聽那悲愴的胡笳聲從女墻傳來。從前的游歷還在記憶里,莫要獨自舉杯,忘了再宿平陽共飲。
結束:整裝,收拾行裝。
天雄:即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宋時為天雄軍節度使治所,軍事重鎮。
鈿雁:裝飾華美的女子,或指歌女頭飾如雁形。
魏滑分河:魏州(今河北大名)與滑州(今河南滑縣)以黃河為界。
黎陽舊日倉:黎陽倉為古代重要糧倉,在今河南浚縣,此處借指歷史遺跡。
颯沓:風聲迅疾貌。
砰硠(pēng láng):水石相擊聲。
夷門:戰國時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的東門,此處代指大梁。
分題:古人聯詩時各自分取題目。
石火:比喻時光短暫,如擊石迸出的火花。
女墻:城上的矮墻。
平陽:可能指舊游之地,或代指相聚處。
此詞為送別友人謝云章赴大名府(宋之軍事要地天雄軍)而作。或創作于作者與謝云章同游中原(如大梁)后,友人將北行之際,反映了宋金對峙下邊塞要地的軍事背景與文人交游的情感。
全詞通過今昔對比,既描繪了大名府的軍事地位與蒼涼環境,又回憶舊游之樂,突出離別之悲。情感真摯,融合歷史感與個人情,是宋代送別詞中兼具家國與友情的佳作。
喜遇元正節。想會合貞元,挺生材杰。曾仗雕戈提虎旅,蕩掃狼煙灰滅。問舊將、誰優誰劣。七十年來勛業遂,置陰符、卻訪還丹訣。慶初度,華筵設。蕭蕭兩鬢飛晴雪。看膝前、桂枝秀穎,蘭芽香茁。冠蓋盈庭絲管沸。銀甕椒花酒冽。更休問、烏圓兔缺。但祝年年春不老,比喬松、晚翠根盤鐵。奏一調,長生闋。
玄晶孕石玉無瑕,石耳登盤間蕨芽。蒼木黃精收藥籠,四時生計足山家。
漢庭求舊未堪論,列鎮俱登八坐尊。賴得鄖山深更僻,不教衰骨負櫜鞬。
新涼整冠服,簡編事校讎。端誦謝公語,言言在清脩。潛心窺顏孔,普樂為民謀。誰與膏其橐,擊鮮雜歌謳。九原可以作,執杖相遨游。何如饜藥石,吾病行將瘳。
層疊煙巒卓遠空,柔魂銷盡櫓聲中。悲歡自造原無事,一夜吳霜照影紅。
塵眼爭看楚俗儺,書燈獨對漢時駝。歌聲無復漁家傲,處處金章換綠蓑。
暝入荒山近十里,茅屋人家隔溪水。青燈一夜不成眠,明日長征又如此。
泉清孤月現,夜久空山寒。不用取烹茗,自然滌塵煩。
□□游宦過湘山,道阻□□十里閑。奎畫自今容拂拭,蒼崖從昔要躋攀。掃除妖孽□□□,□錄勛庸信□□。自嘆此生那從□,是行應得□□□。
興來浩飲淵明酒,醉后豪吟太白詩。獨坐獨行芳草地,半晴半雨落花時。
奏功秋曉上蓬萊,得最多誇治劇材。宮漏斷時辭玉闕,驊騮嘶處出金臺。麾旌遠向吳門去,民庶歡迎召父回。到□寄聲黃太守,交游渾不附書來。
孤山夕云凍,皓鶴返林廬。參差破瓊蕊,正是雪飛初。珠宮萬姝麗,繽紛朝紫皇。月明瑤珥冷,風細縞衣香。蜿蟺雙蒼龍,石潭下無底。時時戲明珠,夜光照寒水。霜白玉堂砌,烏啼錦樹枝。小兒誇解笛,莫向月中吹。
遠山殘雪獻年華,翠黛千層蹙浪花。天上畫屏描不得,懶移皮屐下鄰家。
得遇無思算。自是能明彖。極謝風仙特地來,把我專專喚。要脫輪回難,鍛煉神光燦。真樂真歡永沒愁,愿作云霞伴。
脩拙人何在,寥寥惟舊居。風雨棠花落,猶疑夜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