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井陳子白母挽詞二首 其一
哀曲梧桐夜,何年苜蓿盤。
敬夫前輩重,好客婦人難。
十月明朝盡,孤墳落日寒。
鹿門催作黍,此意竟長嘆。
哀曲梧桐夜,何年苜蓿盤。
敬夫前輩重,好客婦人難。
十月明朝盡,孤墳落日寒。
鹿門催作黍,此意竟長嘆。
在梧桐葉響的寒夜傳來哀傷的挽曲,不知何時還能再見她置備的粗茶淡飯。她敬重丈夫被前輩們看重,婦人中如此好客的品性實在難得。十月的時光明日就要盡頭,孤寂的墳墓在落日照耀下更顯凄寒。她生前如鹿門龐公般操持家務,這拳拳心意如今只剩無盡長嘆。
苜蓿盤:苜蓿為牧草,此處指粗劣的飯食,形容生活儉樸。
鹿門:借指東漢龐德公隱居的鹿門山,此處代指陳家;作黍:指做飯,喻操持家務。
敬夫:敬重丈夫,指陳母對丈夫的尊重。
此詩為悼念陳子白之母而作。陳母生前以敬夫好客、勤儉持家著稱,詩人通過挽詞追憶其美德,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女性賢德的推崇,創作時當在陳母逝世后不久,詩人以哀婉筆觸表達追思。
全詩緊扣‘挽’字,前半贊陳母賢德(敬夫好客、儉樸持家),后半寫逝世之哀(十月將盡、孤墳寒日),以日常細節與景物烘托,突出其品德難得與離世之痛,是一首情感真摯的悼亡之作。
阿嬌俠氣滿紅樓,不肯輕身事貴游。昨日五陵公子過,青衣傳語未梳頭。
文章元不屬蛾眉,紅粉誰知唱麗詞。袖里云箋裁五色,客來題出斷腸詩。
玉貌元同蘇小娟,清謳一闋最堪憐。歌聲未斷尊中罄,猶卸金釵當酒錢。
綠云慵理黛痕銷,時把金簪竹上敲。但得黃金能買賦,何須珠翠斗妖嬈。
千年奎畫照蒼霞,
酬唱官梅竹外斜。
恭想皇靈天闕上,
歸疆猶惜洛陽花。
青春過盡始東還,
滾滾紅塵馬首間。
明日到家應共惜,
菱花相對說愁顏。
妝罷焚香小閣,
幽窗寂寂陰晴。
不解夕陽何處,
但聞日午雞鳴。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南遷北返吾何病,片瓦尺椽天與期。
自斷此生今已矣,世間何物更如斯。
節是花朝,地是姑蘇,天又新晴。見參差畫鹢,紅欄粉幔,嬌嬈飛燕,翠袖銀箏。
眾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圓冰響一聲。玲瓏甚,為綠窗浸水,覷得分明。
酒潮瀲滟初生。便周昉丹青寫不成。正畫眉橋畔,簸錢年紀,茨菰灣后,撩鬢心情。
百幅鵝黃,半篙鶯脰,碧浪東吳處處平。誰藏取,又一輪春水,纖筍斜擎。
間關杖策夕陽紅,錄錄平原十九中。
春繭吐絲偏自縛,凍蠅鉆紙總難通。
籌邊無術追王樸,從事多材盡馬忠。
舊雨開樽重聚首,未妨磨蝎命終窮。
升平事業苦匆匆,
未信浮名到底空。
保用橐駝朝塞外,
試聽碌軸語場中。
魁斗山邊路,
萋萋草亦香。
王孫歸不返,
環佩冷斜陽。
徐郎胸次已冰清,北寺清游更絕塵。不欲茹葷緣道友,肯來出郭是詩人。憐君遠客情能爾,看我題名墨尚新。誰有好方扶腳力,故鄉歸去蹋峨岷。
鐵鎖銅镮一一開,肩輿不問主人來。已登白塔吾休矣,更上紅亭子壯哉。世外清歡須邂逅,城頭落日共徘徊。云樓五月滄洲趣,羞殺初無八斗才。
驀口一橈全殺活,
點頭三下鼻遼天。
至今千古風流在,
誰道華亭覆卻船。
山中見自性,趺坐已多年。
桐帽鐘陵月,茶壚白乳泉。
談經參澗鹿,裁衲學溪田。
乞法君何去,祇園即是禪。
知公苦急簿書仍,留我閒窗語夜燈。
更出此詩令細讀,今宵有夢到松陵。
寄語西村老布袍,
舊時笥篋等閒拋。
新詩一字渾忘卻,
壁上留題為我抄!
心造虛無外,弦鳴指甲間。
夜來宮調罷,明月滿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