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道中
岸花香瘦影交迷,
雙槳迎秋下玉溪。
紅樹人家收晚稻,
夕陽山雨照晴霓。
民窮百粵徵兵急,
地隘千峰擁塔低。
客路情懷倍惆悵,
故人蹤跡各東西。
岸花香瘦影交迷,
雙槳迎秋下玉溪。
紅樹人家收晚稻,
夕陽山雨照晴霓。
民窮百粵徵兵急,
地隘千峰擁塔低。
客路情懷倍惆悵,
故人蹤跡各東西。
岸邊的花香與稀疏的樹影交織迷離,雙槳劃動迎著秋意順玉溪而下。紅樹環繞的人家正收割晚稻,夕陽山雨映照出晴空中的彩虹。百粵之地百姓貧困,征兵之急更添苦難;地勢狹窄千峰環繞,塔影在群山中顯得低矮。旅途之中情懷更加惆悵,舊日友人的蹤跡已分散東西。
香瘦影:指花香與稀疏的樹影。瘦,形容樹影稀疏。
玉溪:此處指清澈的溪流,具體所指待考,或為詩人途經的水道名稱。
晴霓:晴空中的虹。霓,副虹,與虹同現但色彩順序相反。
百粵:亦作“百越”,古代南方越族各部落的總稱,此處代指今廣東、廣西一帶。
徵兵急:緊急征調兵力,反映當時戰亂或徭役繁重。
地隘:地勢狹窄、局促。
客路:旅途,詩人自指漂泊在外的行程。
推測詩人途經宜章(今湖南宜章)時所作。時值秋季,詩人沿溪水而行,目睹農家秋收的平和景象,亦見百姓因“徵兵急”而困頓,加之自身漂泊旅途、友人離散,故借景抒情,寫下此詩以寄感慨。
全詩以旅途所見為線索,前半描繪秋景與農家生活,后半轉向民生疾苦與個人漂泊,將自然之景與現實之痛結合,既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觀察,亦體現其對社會的深切關懷,情感深沉,結構緊湊。
炎蒸不可柰,云氣滿前峰。向夕風吹盡,微聞遠寺鐘。
蜘蛛檐下掛,絡緯井邊啼。何曾得見子,照鏡窗東西。
中宵不寐抱神清,每向樓頭問啟明。旸谷霞開烏鳥浴,越江波靜貝珠擎。嵐霏暝入凡囂寂,布葛寒深爽籟生。析木津頭星漢杳,卻從天市望京城。
孤亭風雨長蒼苔,山似飛凰擁翠來。世事尋常歸荷鍤,不妨潦倒日銜杯。
公道人誰眼最青,陰霾終莫掩郎星。盤根更擬高揮斧,霜刃于今又出硎。敦艮尚應覘晚節,發蒙須信利嚴刑。萍鄉豈陋金壇美,酒不迷人到處醒。
吾其行乎,道渺渺兮驂弱,石巖巖兮川橫。日月兮在上,風吹雨兮晝冥。吾其止乎,曲者如幾,直者如矢。我為直兮棘余趾,我為曲兮不如其已。吾耕石田兮為芝,乃三歲兮報我饑。嗣茲穡兮則以稼,從子于耜兮龍眠之下。
玉貌辭金闕,貂裘擁繡鞍。將軍休出戰,塞上雪偏寒。
重來玉局似令威,為政風流麈尾揮。風月追隨從此遠,湖山收拾又全非。題詩浮岳云驅筆,駐節峨眉雪濺衣。鈴?虛明無一事,美人何處不忘機。
兀兀坐長日,行園恰晚晴。畦蔬經雨足,山木到云平。野老水上語,輕風林際生。年來知抱甕,猶聽轆轤聲。
槐葉鶯聲兩度春,笑言常恨獨參辰。相過便說幽居好,別后應多秀句新。賀監湖邊山作伴,若耶溪上月為鄰。涼秋定扣松扉去,一舸從君理釣緡。翠舫迎涼避日行,只隨風去不須撐。云移茂樹添層影,魚喜新荷觸嫩莖??陀泻稳藦倪h至,天憐吾輩太清生。功名世上雖為急,弄水搴芳未可輕。
荊湖才行登烏府,念子于今第一人。節操從來烱冰雪,撫循隨處播陽春。陵夷古道傷心后,太息清風灑淚頻。最是蜀人懷厚德,不知誰復繼音塵。
搖落才茲夕,蕭條已不禁。下階聞墜葉,懸樹見棲禽。未有干時策,長懷出世心。誰言騎省客,獨受二毛侵。
步晴霞倒影,洗閑愁、深杯滟風漪。望越來清淺,吳歈杳靄,江雁初飛。輦路凌空九險,粉冷濯妝池。歌舞煙霄頂,樂景沈暉。別是青紅闌檻,對女墻山色,碧澹宮眉。問當時游鹿,應笑古臺非。有誰招、扁舟漁隱,但寄情、西子卻題詩。閑風月,暗銷磨盡,浪打鷗磯。
萬里天光海氣涼,闌干十二海天長。粟舂鐵樹飛泉響,酒壓金莖玉露香。柳岸客過桃葉渡,柴門人指杏花鄉。陰陰綠樹江村晚,倦鳥歸來帶夕陽。
漢魏世云季,王綱日下撓。入則領尚書,出則揆百寮。陰晴薄太陽,曀靄為不消。喜怒變斯須,威福惟所操。魑魅竊天權,雷霆廢其曹。大易戒履霜,為漸非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