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嬌女 送皆令之西泠
芳草織前溪。
去路迷。
絲絲柳,
難系片帆西。
芳草織前溪。
去路迷。
絲絲柳,
難系片帆西。
前溪邊的芳草如織錦般茂密,友人西去的路徑已漸顯模糊。千絲萬縷的柳絲,終究難以系住那一片向西遠逝的船帆。
織:形容芳草茂密,如編織的錦緞般緊密相連。
迷:此處指路徑模糊難辨,暗合離別時的悵惘心緒。
絲絲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柳絲綿長象征離情難斷。
片帆西:指友人所乘船只向西而行的船帆,代指友人西去的行程。
此詞為送別友人皆令前往西泠(今杭州)而作。古代文人多以詩詞贈別,作者通過描繪送別的自然景色,暗含對友人行程的關切與離別的不舍,反映了文人交游中常見的情感表達。
全詞以送別場景為核心,借芳草、柳絲等意象渲染離愁,以“柳難系帆”的細節強化“留人不住”的悵惘,語言含蓄婉約,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送別小令。
凍折銀瓶水,塵枯寶瑟弦。非關妾無夢,妾夜幾曾眠。
歲晏驅羸馬,過逢亦少期。偶從官閣里,共和法曹詩。掃葉當風牖,銜杯摘露枝。琳瑯欣觸目,留醉愿歸遲。
論交萬里外,意氣薄云天。孤舟日已遠,擁書夜無眠。驪珠從何來,光景明一川。櫝藏懷永好,欲報心茫然。仙風自灑落,古氣更清深。雕幾薦六瑚,定無塵土侵。儒生傳舊法,君子愛初心。愿令百世下,重聽云韶音。
吁嗟世運遭陽九,海水群飛鹿西走。吳越長江不可支,嶺海彈丸成躪蹂。民生生趣何太戚,日接干戈夜刁斗。誅求處處及雞豚,高山為童星在罶。孤兒藁葬未全收,寡婦吞聲哭已久。瘡痍況復逢薦饑,逃亡那得終南畝。其間捭闔滋奸蠹,依憑城市為哮吼。忍令肝腦盡涂地,但取膏脂日充口。東城儳語隴山鳥,西山競獵韓盧狗。五更銀箭舞西施,萬里霜蹄調造父。雪消氈帳臘初殘,花撲酪漿春恐后。嗟予三十棄儒冠,招招人涉邛須友。未能藩魏終踰垣,豈學劇秦為覆瓿。一枝深林棲莫定,二頃負郭復何有。行見揚塵會種桑,堪憐合抱曾栽柳。頗輕學劍一人敵,卻羨立言三不朽。朝從南浦采芳荃,夕向中州攬宿莽。攢眉白社或逃禪,散發竹林聊養壽。君不見子房下邳呼孺子,異書獲遇橋邊叟。又不見呂望海濱曾白首,非螭共載周王狩。國士千秋詎可量,流落當年猶未偶。吁嗟悠悠何足論,狂來且醉高陽酒。
江柳不堪折,江花照眼明。天將孤雁遠,風送一帆輕。紅樹宜秋色,黃蘆雜雨聲。吳云半千里,如在月中行。
那得忘年日,心頭事事真。月生將徹夜,跡往詎如塵。代異吟枯樹,劫馀失舊身。不應苦相待,虛白似蕭晨。
男兒愛身及膚發,平生一毛不敢拔。蹉跎四十一回春,參差兩鬢同雞肋。蒙師為我操慧刀,頭上不與留纖毫。一朝四大輕鴻毛,昔日縫掖今方袍??p掖翁,方袍子,本來面目應相似。鏡中見影不見形,莫道昨非今乃是。請辭大眾入山去,山月松風供穩睡。但愿慧刀時在側,不令須眉長埽地。
幼歲無真契,中年得偉人。傾懷當一面,投分許終身。燈火談玄夜,鶯花逐勝春。何時重一笑,胸次欲生塵。
為客山川遠,封侯歲月遲。后生方爾汝,吾輩復驅馳。豈是逢迎倦,深知氣力衰。還將歸老意,先報白鷗知。
雄關高柳北,鴻雁出其中。天井開句注,長城接大同。青苔馀戰骨,白草失離宮。歲暮多風雪,愁君一轉蓬。
武火方炎李欲灰,忠良何力可能回。斗南人有擎天手,為向虞淵取日來。
瓦屋三間寬有馀,可憐小陸不同居。易求蘇子六國印,難覓河橋一字書。
青山一帶云漠漠,天外崢嶸聳崖崿。平坡漂渺接郊原,遠樹陰森倚林壑。誅茅結屋兩三間,翠屏相對心長閑。疏籬曲徑頗幽辟,小橋流水鳴潺湲。神仙地位何蕭爽,玉筍瑤琴露仙掌。騷人閉戶恣哦吟,野客攜筇自來往。乃知畫者天機精,經營位置須臾成。飛湍怪石胸次出,孤峰絕岸毫端生?;腥缈飶]連五老,又似清原白鷺好。人間此景如可求,吾將解綬歸來早。
薄膩力偏羸,看看愴別時。東風狂不惜,西子病難醫。
百竿直節拂云霽,千畝誰人羨渭溪。燕雀謾教來唧噪,虛心終待鳳凰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