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東坡謫嶺南諸詩卷后
東坡謫嶺南,山居事事好。種茶及春陰,擷菜待秋杪。釀桂既可飲,煮葵亦足飽。無事閉門居,睡美或忘曉。
問公何能爾,心定境不擾。乃知圣賢徒,窮達能自保。惟有主恩厚,報稱恐不早。登高望中原,云山亂窈窕。誰憐老兄弟,棄置天南道。怨尤亦何有,箕貝任群小。詩酒得天真,山海遂幽討。應笑柳柳州,歌詩徒懊惱。
東坡謫嶺南,山居事事好。種茶及春陰,擷菜待秋杪。釀桂既可飲,煮葵亦足飽。無事閉門居,睡美或忘曉。
問公何能爾,心定境不擾。乃知圣賢徒,窮達能自保。惟有主恩厚,報稱恐不早。登高望中原,云山亂窈窕。誰憐老兄弟,棄置天南道。怨尤亦何有,箕貝任群小。詩酒得天真,山海遂幽討。應笑柳柳州,歌詩徒懊惱。
蘇東坡被貶謫到嶺南,山居生活事事稱好。春天在陰處種茶,秋天采摘蔬菜直到秋末。釀好的桂花酒可以飲用,煮葵菜也足夠吃飽。無事時閉門居家,睡得香甜有時忘了天亮。問先生為何能如此?內心安定外界不擾。才知圣賢之輩,無論困窘顯達都能自保。只感主上恩德深厚,報答唯恐不夠早。登高遙望中原,云霧山巒窈窕交錯。誰可憐我這老兄弟,被棄置在天南路上?哪里有怨恨,任那小人如箕星貝星般詆毀。詩酒中得自然本性,游賞山海深入探討。應該嘲笑柳宗元,作詩徒然懊惱。
謫:貶謫,古代官員因罪被降職或流放。
杪(miǎo):末尾,秋杪指秋末。
釀桂:用桂花釀制的酒。
葵:葵菜,古代常見蔬菜,可食用。
窮達:困窘與顯達,指人生境遇的好壞。
窈窕:形容山深幽曲折的樣子。
箕貝:箕星和貝星,此處比喻搬弄是非的小人。
柳柳州:指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其詩多含貶謫之愁。
此詩應為后人題跋蘇軾貶謫嶺南(惠州、儋州等地)時期詩作的感懷之作。蘇軾晚年屢遭貶謫,卻能以“心定境不擾”的超然態度面對,其詩作多表現豁達自適。題跋者通過描述蘇軾的山居生活與心境,贊揚其超越困厄的圣賢風范。
全詩以蘇軾貶嶺南的生活為線索,從日常細節到心境剖析,展現其“窮達自保”的處世智慧;對比柳宗元的“懊惱”,更突出蘇軾安貧樂道、隨遇而安的豁達。詩風平實,情感真摯,是對蘇軾人格與詩境的高度概括。
趙州老漢熱心腸,一盞粗茶驗當行。 回首路傍橋斷處,白蘋紅蓼映斜陽。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云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隨陽來萬里,點點度遙空。影落長江水,聲悲半夜風。 殘秋辭絕漠,無定似驚蓬。我有離群恨,飄飄類此鴻。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泥金小簡,白玉連環,牽情惹恨兩三番。好光陰等閑。景闌珊繡簾風軟楊花散,淚闌干綠窗雨灑梨花綻,錦斕斑香閨春老杏花殘。奈薄情未還。
想人生最苦離別,雁杳魚沉,信斷音絕。嬌模樣其實丟抹,好時光誰曾受用?窮家活逐日繃曳,才過了一百五日上墳的日月,早來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時節。篤篤寞寞終歲巴結,孤孤另另徹夜咨嗟。歡歡喜喜盼的他回來,凄凄涼涼老了人也。
恨重疊,重疊恨,恨綿綿,恨滿晚妝樓;愁積聚,積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甌;懶梳妝,梳妝懶,懶設設,懶爇黃金獸。淚珠彈,彈珠淚,淚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軀,身軀病,病懨懨,病在我心頭。花見我,我見花,花應憔瘦;月對咱,咱對月,月更害羞;與天說,說與天,天也還愁。
風雨送迎地,別離多少人。
疏明瘦直。不受東皇識。留與伴春終肯,千紅底、怎著得。 夜色。何處笛。曉寒無奈力。若在壽陽宮院,一點點、有人惜。
玉東西,歌宛轉。未做苦離調。著上征衫,字字是愁抱。月寒鬢影刁蕭,舵樓開纜,記柳暗、乳鴉啼曉。短亭草。還是綠與春歸,羅屏夢空好。燕語難憑,憔悴未渠了。可能妒柳羞花,起來渾懶,便瘦也、教春知道。
長相思,小山下。 蘼蕪秋深沒行路,王孫年年歸不去。 江南木落天色寒,鴻雁滄波連日暮。 我思昔兮金佩環,美人座上花如顏。 紫芝叢桂紛兩間,下有流水清潺湲。 吹笙鼓瑟心長閑,別來歲久鬢發斑。 青云猿鶴不可以企及,魂飛夢往愁鄉關。 長相思,何時還?
月滿緱山夜,風傳子晉笙。初聞盈谷遠,漸聽入云清。 杳異人間曲,遙分鶴上情。孤鸞驚欲舞,萬籟寂無聲。 此夕留煙駕,何時返玉京。唯愁音響絕,曉色出都城。
自系牛昌隱,威風震海寰。 待吾謀用日,同共掃完顏。
於赫皇祖,昭明有融。惟文之德,惟武之功。 河海靜謐,車書混同。虔恭孝饗,穆穆玄風。
於穆文考,圣神昭章。肅勺群慝,含光遠方。 萬物茂遂,九夷賓王。愔愔云韶,德音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