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待用挽詞四首 其一
一經教子已青裾,
況又行年七十馀。
恰好遭逢身卻死,
北風門外只長噓。
一經教子已青裾,
況又行年七十馀。
恰好遭逢身卻死,
北風門外只長噓。
用一部經典教導兒子,他已身著青衫(學有所成),何況您已年過七十。正當遇到(好光景)時您卻離世,北風呼嘯的門外,只余下聲聲長嘆。
一經:指一部經典,常指儒家經典,古代以經教子為傳統。
青裾:青色的衣襟,此處指學子或有一定身份的服飾,代指兒子已學有所成。
行年:指年齡。
遭逢:遇到,此處指遇到好的境遇。
北風門:指門外北風,渲染凄涼氛圍。
長噓:長嘆,表達悲戚之情。
此詩為挽詞,當創作于鮑待用去世之際。鮑氏晚年教子有成(兒子已著青衫),且年逾七十本應安享晚年,卻在此際離世。作者以此詩悼念,表達對其人生際遇的感慨與哀痛。
詩中通過敘述逝者教子成才、年高卻遇時離世的遺憾,以平實語言傳遞深切哀思,展現了挽詞‘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特點,情感真摯動人。
萬事于今足亦難,里春不相淚堪彈。煙波渺渺自茲去,云水茫茫不可看。覘擬虬鸞何日返,歲時韡鄂倍春殘。月明匣笥幽香發,腸斷蓮花墨未干。
風惟龐古器惟粗,巧匠心思畢竟無。聽說山南多敏慧,近來依樣善描摹。
匆匆深夜赴山莊,避難新春客異鄉。擾亂清平心太忍,邦稱忠義作疆場。
人間劍客何有邪,試聽說劍多浮華。由來神物本天造,刜鐘切玉寧須嗟。鵜膏腥穢無所用,陰風撲眼飛寒花。千年老蛟潛海底,劍芒射水蛟應死。君家古劍真龍泉,苔斑土繡須料理。床頭白日動地雷,萬金寶匣防批摧。會當提去信君手,蛟螭授首非君誰。
饗禮具,利事成。佇旒冕,肅簪纓。金奏終,玉俎撤。盡孝敬,窮嚴絜。人只分,哀樂半。降景福,憑幽贊。
息駕江湖上,推移歲又殘。雨添苔暈紫,霜染桕林丹。貧嘆耕疇薄,狂依禁網寬。游山攜一缽,到寺即開單。老健非頤攝,羈窮為折除。人情看已慣,身在不論馀。席下錢雖盡,瓶中粟有儲。行歌混樵牧,吾計未全疏。
江空露白殘煙收,水光月影搖清秋。風流賓主東南美,一舸夜汎鴻濛洲。酒酣欲叩馮夷宅,俯仰江山小今昔。興闌孤鶴過蓬窗,不覺東方又生白。
春色今年稍較遲,賞心猶自托深期。綠情紅意無消息,漫和陽春一闋詞。
天庭寬而祖宗光,地閣闊而兒孫昌。中間鼻孔自家底,出氣通快渾不妨。坤六短,乾三長。飽叢林漢休雌黃,今年蠶食兩葉桑。
羅浮仙窟宅,四百玉芙蓉。吾子今歸去,棲遲第幾峰?云霞天半落,鸞鶴夜深逢。何日攜筇返,同看萬壑松。
隊隊牛羊下夕暉,春風海上草初肥。貳師最有關心事,卻笑而今已不稀。
戰鼓初停日未昏,挽回春意在乾坤。就中未必無良善,安得奇香為返魂。
綠竹陰沈白晝長,石渠流水稻花香。綸巾羽扇閒無奈,自起開窗送夕陽。
一自仙舟入渺漫,年來淚眼怯形單。人間痛恨緣雙美,物候凋零感二難。改蛻尚存三禮舊,衣袽誰戒片帆安。冠軍漫說當年事,思子官仍漢代看。
矬人饒舌,破車饒楔。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