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錫山慶云庵感舊 時永如上人新逝
眾山排峭壁,西風吼、亂葉打茆庵。記竹外時逢,拈花迦葉,水邊曾值,洗缽瞿曇。依稀是、鳥啼幽澗北,僧送石橋南。萬壑松飆,王裴名理,半床蘿月,支許清談。
重經春來地,人誰在,祇見霜信初酣。染就千圍桃槲,一路杉楠。嘆電光石火,佛猶如此,山邱華屋,人則何堪。隱隱前林暝翠,暗結精藍。
眾山排峭壁,西風吼、亂葉打茆庵。記竹外時逢,拈花迦葉,水邊曾值,洗缽瞿曇。依稀是、鳥啼幽澗北,僧送石橋南。萬壑松飆,王裴名理,半床蘿月,支許清談。
重經春來地,人誰在,祇見霜信初酣。染就千圍桃槲,一路杉楠。嘆電光石火,佛猶如此,山邱華屋,人則何堪。隱隱前林暝翠,暗結精藍。
眾多山峰如排列的峭壁,西風呼嘯,雜亂的樹葉擊打著茅草庵。記得曾在竹林外遇到如拈花微笑的迦葉般的僧人,在水邊碰到似洗缽的瞿曇一樣的高僧。仿佛還能聽到鳥兒在幽澗北面啼叫,僧人在石橋南邊送別。萬道山谷中松濤陣陣,好似王弼、裴頠談名理之精妙;半床的藤蘿映著月光,猶如支遁、許詢清談之高雅。再次來到這春天曾來過的地方,人都不在了,只看到初濃的霜色。染成一片的桃槲和一路的杉楠。感嘆時光如電光石火般短暫,連佛都如此,從山丘到華麗屋宇的變遷,人又怎能承受。隱隱約約前林籠罩著青綠色的暮色,暗暗地與寺廟相連。
茆庵:茅草庵。茆,同“茅”。
拈花迦葉:相傳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有迦葉破顏微笑,被視為得到佛祖心法。
洗缽瞿曇:瞿曇指釋迦牟尼,洗缽是僧人日常修行之事。
松飆:松濤。
王裴名理:王弼、裴頠是魏晉時期善談名理的玄學家。
支許清談:支遁、許詢是東晉時期以清談著稱的名士。
霜信:霜期的信息,指霜色。
電光石火:現多形容事物像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精藍:佛寺。
此詞創作于永如上人新逝之后,詞人重游錫山慶云庵。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但對于詞人來說,友人的離世讓他感慨時光的無情和世事的無常。在庵中,往昔與友人的相處情景歷歷在目,而如今人去樓空,由此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和對時光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意境清幽,用典豐富,通過今昔對比,將情感抒發得深沉動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西風吹云空,晴日露髙曬。駑馬無速騁,歸客思遠屆。
長林剝霜紅,遠水漾寒派。露蟲悲自咽,風菊老猶介。
昔予來方春,焰焰樹生態。今歸亦未幾,馬踏落葉壞。
時物固有然,盛衰信難概。吁嗟為生勞,黽勉計無奈。
伊余有遐致,久此困俗械。嘗思擺絕去,自放出世外。
髙懷樂天寛,遠目斥人礙。有田足晨昏,有圃具葅菜。
父母不待養,妻子固易賴。世孰得丘山,亦孰失蔕芥。
人自能輕重,吾將守所愛。六經老誠明,萬古熟成敗。
得時為醯鹽,滋味和鼎鼐。失猶有萬世,令名自沽賣。
自視久已明,決不事謀蔡。寄詩侑子觴,期子和而再。
浮生飄泊委蓬蒿,洴澼無封敢嘆勞。
心學古人方有愧,身從衰俗忽為髙。
茍慚枉道干簞食,肯謂非時愛一毛。
末學從茲益知守,善人不鄙與華褒。
出處身之道,窮通命所關。孔猶聞宋逐,軻亦退梁還。
茲道方中否,流風有后艱。客來方病憲,人戚不堪顏。
士有髙山仰,身嘗逸駕攀。徑心思古到,獨手欲今扳。
憔悴窮年學,乖疏五兩綸。魚鹽聞古隱,畎畝識今閑。
蹈海時何謂,無田力亦孱。清醒甘澤畔,富貴奈墦間。
進壯羝羊觸,行屯乘馬班。食貧欣道在,慍見笑兒頑。
時已輸雌雉,心猶恥瘠環。偶逢邦有道,喜睠涕無潸。
觀水求窺海,知天愿適山。雖歸滕國圣,尚賤許行蠻。
進効無橫草,希仁等棄官。圣門猶進惑,惠政況先鰥。
自道非能賦,幾希不敢刪。誤知何以報,忠信赤心殷。
長江來何從,遠自西極詹。中破蜀山流,始與巴水兼。
川原日混合,激射勢益嚴。奔渾萬里流,不自頃刻淹。
駭如瀉天來,急若赴海添。潮汐日往復,旦暮難安恬。
攻沖氣何雄,吞囓勢未厭。因思禹功成,自匪尭謀僉。
久已口効??,豈復頭今黔。余來方冬時,怒風何沾沾。
掀轟駕髙浪,山阜相聯粘。有如合萬鼎,就沸烹群??。
天陽盛焚爍,鬼力爭炰燖。聲勢欲狀說,有口嗟如箝。
須臾稍收斂,晴風蕩氛揫。涵澄動自息,拂拭痕無纖。
宛然帝女鏡,仰照青天奩。遐觀清神心,俯視分眉髯。
有如尭舜時,惠澤四海霑。登賢默與慮,流惡聲無霑。
洗除巖穴空,蕩滌昏奸殱。恩波浩滂沛,浸潤咸滋漸。
群山西南來,垂天下帷幨。霜風月凌厲,紫翠生觚廉。
無波互澄照,黯慘畫一縑。扁舟出中流,俯仰迷顧瞻。
人生貴自便,茍信何用占。方期謝黃塵,竊身放蒼蒹。
閑從魚鳥游,默相蛟龍潛。筑室近釣岸,巉崕插居簷。
行春掇芑薇,坐晚登鲿鲇。仰思峻極髙,俯愛善下謙。
更與虛曠間,日放詩鋒铦。行求避世交,望醉江城簾。
出處要皆道,終窮亦何嫌。
勞生滾滾欲何如,去髪紛紛日滿梳。
萬古圣賢同夢寐,百年天地只蘧蒢。
詩書計出田園后,歲月期收道路余。
安得優游似濠上,共將談笑戲觀魚。
稍稍江上雨,聲入窗壁寒。
悄悄舟中人,曲肘自枕眠。
安臥不成寐,起坐浩長嘆。
離家日逾百,行路忽巳千。
昔與燕俱來,今見北鴈還。
道里苦不通,寄書如棄捐。
風水相噴薄,歸期渺無端。
空令秋夜夢,反復如循環。
惟此休祥地,相傳慶育時。
繞樞飛電轉,流渚彩虹垂。
鬰鬰余佳氣,綿綿嗣慶基。
九龍曾灑濯,三圣共扶持。
長風吹百草,勢力亦隨靡。
地長風易休,草力復隨起。
長風隨令歸,風去何時來。
百草安正繁,蘭生爾何哉。
高士遺臺曲澗東,俯臨百丈之飛虹。
云卷云舒絕壁下,花開花落空潭中。
丹砂煉去山俱寂,赤鯉騎歸路不通。
嘆息往來車馬客,幾人忙處問琴公。
鴉鴉枝上鳴,欲下飛復屢。
忽投群輩先,以我棄肉去。
群鳥起爭攫,既失反親慕。
餓鴟盤且下,欲奪進復懼。
群鵲何軒軒,聚噪如罵怒。
鳩鴿恨不逮,回旋自號呼。
庭雀審細微,知非已能預。
跳梁暮堂下,不舍稗粒顧。
細如蝦蚓足留連,大可蛟鯨出自然。
當使川流應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淵。
民憂不見尭咨日,地礙何由禹鑿穿。
可惜臥龍無意思,不隨云去雨春田。
毿毿晚春樹,上下聚百蟲。
不有口似躉,則生尾如蜂。
設不二者然,亦徒生無庸。
清陰不可居,歲晚還秋風。
祿兒射火燒九天,鬼手不撲神聽旃。
群庸仰口不肯唾,反出長喙噓之燃。
睢陽城窮縮死鼈,危系一發懸九淵。
巡瞋睨遠兩眥拆,怒嚼齒碎須張肩。
恨身不毛劍無翼,不能飛去殘賊咽。
翁軀腥刀子磔爼,日嚼血肉猶經年。
霽云東攘兩臂去,西來才有九指還。
胸中憤氣吐不散,去隨箭入浮屠磚。
忠窮智索其自効,更臠愛妾嘗饑涎。
我疑沒日賊不食,恐其肉酖死不痊。
又疑身骨不化土,定作金鐵埋重泉。
何時山移陵谷變,發出鼓鑄戈或鋋。
吾如得之顧有用,不誅已然誅未然。
江南別日醉方醺,貪愛青天帶水痕。
忘卻碧山歸路直,誤投浮世俗塵昏。
終期散發江邊釣,當有漁舟日系門。
但恨故人猶喜仕,他時胸腹未堪論。
丞相高齋半草萊,舊時風月滿亭臺。
地從日月生時見,天到江山盡處回。
三國是非春夢斷,六朝城闕野花開。
心隨潮水漫漫去,流徧煙村半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