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吟 其五
拄杖隨身入武夷,
幔亭峰下雪花飛。
行從九曲山頭看,
萬壑千巖翠打圍。
拄杖隨身入武夷,
幔亭峰下雪花飛。
行從九曲山頭看,
萬壑千巖翠打圍。
我拄著拐杖到武夷山游玩,幔亭峰下雪花飛舞。沿著九曲山前行觀賞,眾多的山谷和巖石被翠綠環繞。
拄杖:手持拐杖。
武夷:武夷山,在福建武夷山市。
幔亭峰: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
九曲:指九曲溪,武夷山勝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在游覽武夷山時,被當地美景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
這首詩描繪了武夷山的雪景與翠色,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其語言清新,意境優美,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在寫景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
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
艷寒宜雨露,香冷隔塵埃。
堪把依松竹,良涂一處栽。
獨立身難達,新春與志違。
異鄉青草長,故國白頭歸。
岸闊湖波溢,程遙楚岫微。
高秋期再會,此去莫忘機。
麥風吹雨正徘徊,忽報書從郡閣來。
道薄謬應宗伯選,勝寄幸容溪館宿,龍鐘慚見妓筵開。
倘期霽后陪新興
久客未還鄉,中秋倍可傷。
暮天飛旅雁,故國在衡陽。
島外歸云迥,林間墜葉黃。
數宵千里夢,時見舊書堂。
王府登朝后,巴鄉典郡新。
江分入峽路,山見采鞭人。
舊業孤城夢,生祠幾處身。
知君素清儉,料得卻來貧。
地里光圖讖,樵人共說深。悠然想高躅,坐使變荒岑。
疏鑿因殊舊,亭臺亦自今。靜容猿暫下,閑與鶴同尋。
轉旆馴禽起,褰帷瀑溜侵。石稀潭見底,嵐暗樹無陰。
躋險難通屐,攀棲稱抱琴。云風開物意,潭水識人心。
攜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世嫌山水僻,誰伴謝公吟。
同是越人從小別,忽歸鄉里見皆驚。
湖邊訪舊知誰在,
況當季父承恩日,廉問南州政已成。
西入山門十里程,粉墻書字甚分明。
蕭帝壞陵深虎跡,
何必更將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江邊離別心,言罷各沾襟。
以我去帆遠,知君離恨深。
云開孤鳥出,浪起白鷗沈。
更作來年約,陽臺許伴尋。
詩人中最屈,無與使君儔。
白發雖求退,明時合見收。
登山猶自健,縱酒可多愁。
好是能騎馬,相逢見鄂州。
孤亭臨絕岸,猿鳥識幽蹊。
花落曾誰到,詩成獨未題。
潮痕經雨在,石筍與杉齊。
謝守便登陟,秋來屐齒低。
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若交盡乞人人與,采盡商山枳殼花。
慵拙幸便荒僻地,縱聞猿鳥亦何愁。
偶因藥酒欺梅雨,
世人若便無知己,應向此溪成白頭。
丹頂分明音響別,況聞來處隔云濤。
情懸碧落飛何晚,仙郎為爾開籠早,莫慮回翔損羽毛。
隔煙花草遠蒙蒙,
恨個來時路不同。
正是停橈相遇處,
鴛鴦飛去急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