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首 其二 香嚴擊竹
粥飯隨時養病軀,
本無迷悟可關渠。
無端擊著庵前竹,
直至如今在半途。
粥飯隨時養病軀,
本無迷悟可關渠。
無端擊著庵前竹,
直至如今在半途。
隨著時節吃粥吃飯來調養病弱的身體,本來就沒有什么迷惑與覺悟和他相關。無緣無故地敲到了庵前的竹子,到現在也還處于修行的半途。
粥飯:指日常飲食。
病軀:生病的身體。
迷悟:迷惑與覺悟。
關渠:和他相關。渠,他。
無端:無緣無故。
香嚴擊竹是禪宗的一個著名公案,香嚴智閑禪師因擊竹聲而頓悟。此詩圍繞這一典故創作,作者可能身處禪門修行環境,有感于香嚴的經歷以及修行的不易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確切考證。
這首詩主旨圍繞修行的感悟,突出特點是以禪門典故入詩,探討修行的境界。在禪詩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啟發人們對修行和覺悟的思考。
和戎漢明妃,亡吳越西子。鬼妾賜元臣,孰受盧弓矢。
翰墨兼能事,功名自壯圖。云霄曾幾許,意氣即通衢。埋玉情何已,修文理不誣。敢忘徐稚禮,絮酒望江湖。前年伯鸞死,卜葬近要離。今日延陵墓,仍書季子碑。人琴俱已矣,林壑助悽其。心許千金劍,終當掛樹枝。
松亭嶺上雪霏霏,五月行人尚裌衣。日暮草根黃鼠出,雨晴沙際白翎飛。名王禮幣來青海,弟子弦歌近絳幃。太乙終憐劉向苦,高車駟馬遲君歸。
秋月秦淮岸,江聲轉畫橋。市樓臨綺陌,商女駐蘭橈。云里青絲騎,花間碧玉簫。不知桃葉水,流恨幾時消。
南溟小駐坐愔愔,六月庾關云樹深。鎮日開軒延海氣,連宵聽雨動秋心。酒邊不免嘲雞鶩,夢里何須愁古今。三五佳人能好我,平生猶未報雙金。
威名十載鎮祁連,又見登壇仗鉞年。列校總驅橫海節,偏師遙下伏波船。風行蜃鱷扶桑外,觀筑鯨鯢細柳前。屈指鐃歌飛捷夜,抽毫何客代如椽。
戎馬何年息,關山故國遙。霸齊思管仲,伐楚問周昭。往事江流盡,新愁木葉飄。高樓頻徙倚,秋興坐來超。
嶺下望嶺上,夭矯蜒蜿飛。背無一仞闊,旁有萬丈垂。循背匍匐行,視敢縱橫施。驚魂及墜魄,往往隨風吹。午日曬石熱,手腹過蒸炊。大喘不可當,況乃言語為。心急足自縛,偷眼群峰低。煙烘浪掩掩,日走金離離。松頭密如麻,明滅無斷期。誰知萬險中,得此希世奇。真勇是韓愈,乃作兒女啼。
攫金不見人,士以貪自欺。玉壺有清冰,皎皎不受緇。畏義如畏刑,律己吾所師。一尉百僚底,三歲袖手歸。鄙夫顙有泚,行李惟囊衣。
氣轉融和物事新,無論玉雪長精神。梅花又誤東君約,開到西泠是后春。
歸來訪田里,轉首憶關河。黃葉階前滿,白云山上多。人情空爛漫,世事盡差訛。親愛子孫輩,愁予兩鬢皤。
墨君石友是同參,幾葉光風染碧嵐。悵望王孫杳何許,年年芳草滿江南。
蟾蜍吹光接日月,枯瓠氣升影滅沒。爾赪我白雙被發,衣穿后裻腳不襪。忽疑青天墮彗孛,詭形怪影恣鶻突,誰其幻之吾欲罰。
此身飄泊旅天涯,九日悽然客念家。且把紅醪嘗紫蟹,何須白發對黃花。藥囊賴有茱萸實,茶銚頻煩薄荷芽。山果海鮮多不識,卻須傳與北人誇。
古時灞水即蘆溝,今代車書似水流。日間五色龍文氣,天上春開五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