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匡山老僧庵
筼筜紅實好鳥語,
銀髯瘦僧貌如祖。
香煙蒙蒙衣上聚,
筼筜紅實好鳥語,
銀髯瘦僧貌如祖。
香煙蒙蒙衣上聚,
筼筜結出紅色的果實,鳥兒歡快啼鳴,一位有著銀色胡須的清瘦老僧,容貌如同祖師一般。香煙裊裊,在他的衣裳上縈繞聚集。
筼筜:一種竹子。
紅實:紅色的果實。
銀髯:銀色的胡須。
貌如祖:容貌如同祖師。
蒙蒙:形容煙霧彌漫的樣子。
由于缺少更多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與具體背景。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匡山時,被老僧庵的環境和老僧形象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匡山老僧庵的景象和老僧形象,突出了環境的清幽與老僧的超凡。雖篇幅簡短,但生動展現畫面,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疾雷破柱識忠臣,急雨沖泥見故人。斗酒為澆新意氣,老夫筆底亦精神。
虎丘奠,西師安。念越棲,稽山完。國既遜,無胥殘。泰伯祠,在江干。過禹穴,碑勿歡。
方丈孤城角,風來夢亦醒。分明更無事,俯仰忽忘形。小室塵誰掃,空亭柏自青。生涯任流轉,天地一浮萍。
廣大時空一葦航,左看細柳右扶桑。袖中太古風云氣,胯下中天日月光。新世紀,舊行藏。百年短促地球忙。來生縱有三千次,不及星河一寸長。
脈脈羨佳期,月夜吟麗詞。諫垣則隨步,東觀方承顧。林雪消艷陽,簡冊漏華光。坐更芝蘭室,千載各芬芳。節苦文俱盛,即時人并命。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輝映。
愛山如猿猱,清嘯臥云石。山云入夢來,相見如舊識。有懷金芙蓉,經年未能去。青山入夢魂,白云生杖屨。
十年身在鳳池頭,曳履鳴環動斗牛。瑣闥初明催進講,金縢欲閉教重修。賢良舊槁傳天下,風俗新篇動海陬。共道伯夷應典禮,兩都相望帝王州。
子仁吾黨彥,雅志在公車。詞賦金同擲,豐標玉不如。龍年忽冉冉,鶴夢竟蘧蘧。幸有佳兒在,猶能讀父書。
動搖臘信隨征使,勾引春情出苑墻。
垓下歌聲霸業空,頭顱猶作故人功。輸他劉季軍前日,笑乞杯羹啖若翁。
桂子懷武夷,翩翩向東粵。褰云采石華,著屐踏海月。我昔留豫章,爾祖尤清狂。高居太古樓,呼酒時飛觴。一別上京國,屢獻匡時策。桃李漫成蹊,秋風改顏色。持節擁貔貅,干戈遍南州。誓將掃氛祲,少紓黃屋憂。流云翳太清,謫宦向江城。憶聽西山雨,對酒寫離情。羨子神仙器,去擊滄浪枻。不辭行路難,獨鶴思凌厲。青山九曲溪,每曲可幽棲。日暮棹歌里,劍光起虹霓。仰挹浮丘袂,頫流賈生涕。真隱倘相逢,為述煙霞志。
誰封仲虺醉鄉侯,獻納春風百病瘳。欲向尊前問消息,當時弓影是邪否。
嗟。從此諸公且止嘩。安排好,去住大兒家。
閒愁不覺過年光,只有醒時覺異鄉。不醉多愁醉多病,一篇齊物是醫方。
百遍行杯到手空,酒闌風雅自爭雄。前身敢道王摩詰,天下文章小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