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
入秋猶不雨,望已絕三農。處處憂豺虎,村村祭土龍。
人情皆憫歲,天意豈乾封。米價騰如此,軍儲不罷供。
上天未悔禍,四野正皇皇。溪澗水亦涸,桔槔何處忙。
誅求今正急,誰敢議開倉。苦乏謀生策,須求辟谷方。
入秋猶不雨,望已絕三農。處處憂豺虎,村村祭土龍。
人情皆憫歲,天意豈乾封。米價騰如此,軍儲不罷供。
上天未悔禍,四野正皇皇。溪澗水亦涸,桔槔何處忙。
誅求今正急,誰敢議開倉。苦乏謀生策,須求辟谷方。
入秋以來還一直沒有下雨,農民們盼雨的希望已經完全破滅。到處都擔憂像豺虎一樣的苛政,村村都在祭祀土龍求雨。人們都憐憫這災年,難道上天要一直封閉降雨之門嗎?米價飛漲成這樣,軍糧儲備卻不停供應。上天還沒有停止降禍,四野的百姓正人心惶惶。溪澗里的水都干涸了,汲水的桔槔還有什么用呢。如今官府的搜刮正急迫,誰敢提議開倉放糧呢。百姓苦于缺乏謀生的辦法,只能去尋求辟谷的方術了。
三農:指居住在平地、山區、水澤三類地區的農民,此處泛指農民。
土龍:舊時祈雨用的土制的龍。
憫歲:憐憫災年。
乾封:指上天封閉降雨之門,不降雨。
誅求:指官府等強行征收、搜刮。
辟谷方:不食五谷以求長生的方術,這里指無奈之下的求生之法。
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旱災嚴重的時期,當時社會矛盾尖銳,官府不顧百姓死活,依舊征收軍糧。詩人目睹百姓在旱災和苛政下的悲慘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旱災下百姓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其突出特點是寫實,真實描繪社會現狀。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精神,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門巷蕭條老病侵,春晴方快又春陰。啄吞自笑如孤鶴,導引何妨效五禽。雨洗杏花紅欲盡,日烘楊柳綠初深。雛鶯寧有平生舊,也傍茆檐送好音。村巷泥深晝掩門,倚闌搔首一消魂?;ń涳L雨人方惜,士在江湖道更尊。擘浪忽看魚對躍,入云時見鶴孤鶱。向來莘渭今安在,嘆息誰能起九原。
虢國威儀過薛王,擔夫爭路氣揚揚。宮嬪后出香車送,飐碎釵頭玉鳳凰。
夏日山居好,蟲鳴山更幽。青鞋紫藤杖,玉醴綠瓷甌。飛露吹黃葛,涼風灑白頭。已知時雨順,更有虎狼憂。
先生詞賦擅當場,磊落胸中迥莫方。調古文章追漢魏,官清瘴癘靜江鄉。三城初透春風曉,八桂曾沾宿雨涼。共道郡中生意早,蕭蕭悴草亦依陽。
岸上誰家掩素扉,鳥啼渾似惜春暉。日斜深巷無人過,時見梨花一片飛。
鑿石成壺不記年,洞門如井忽升仙。軒然笞鳳鞭鸞客,翻作醯雞舞甕天。
碧落融融,帖寒玉、倒浸二分月色。正罷璇閣晚妝,下階步虛白。焚真降、下風遙拜,有入骨、相思莫釋。穿榭蟲聲,依廊花影,愁老蟾魄。黯然訴、不盡幽情,訴一番、更一番凄絕。細語自憐自問,問今夕何夕。冷露濕衣嬌欲顫,情煙絲、扶入珠箔。卻把心事重重,吹入橫笛。
薄宦羈人不自由,十年湖海負松楸。幸叨五鼎慚終養,三復蓼莪空淚流。
石頭城下,草蕭蕭荒盡,南朝陵闕。廿載重游迷路徑,倦聽關前笳笛。接地云陰,兼天浪涌,逼近重陽節。山川如此,古來誰數嘉客。報到李郭扁舟,凌晨沖雨,特訪江村僻。四座交披珠玉輸,一卷書攜冰雪。白下宗風,于今轉盛,伊洛人能說。應求千里,可容樗朽聯席。
敲火試山泉,輕煙飏林樾。松花著我衣,香色殊清絕。忽聞梵課聲,喃喃誦寂滅。且嚼本山茶,何減小團月。微風習習生,歸思悠然發。雅愛老坡仙,同游偕弟轍。
瀟湘寫出一枝春,宋代王孫筆意新。見說清風更千畝,結茅還可避囂塵。
夙聞堯穎類高辛,選傅何期及舊臣?忍淚殘宵還炳燭,子孫要作太平民。
乾坤今似許,焮禍自非材。?;蠲^米,驚愁笛里梅。世方淫佛老,誰肯問參回。太息復太息,吾徒何以哉。
宦情離思共依依,極目關河四顧微。千里風云隨去馬,五更霜露滿征衣。山連齊魯居人少,地接淮揚故舊稀。自愧才華非董賈,春風何日覲彤闈。
急歌太短緩歌長,清風夕回素云翔。雙鳧飛起向橫塘,荷花不言空斷腸。明月宛轉流四方,月中白露沾衣裳。紅顏青鬢安能常,萬歲為樂莫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