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持經僧
嘮嘮長夜坐,嘮嘮早起。
杉森森,不見長,
傷嗟浮世之人,善事不曾入耳。
嘮嘮長夜坐,嘮嘮早起。
杉森森,不見長,
傷嗟浮世之人,善事不曾入耳。
整夜嘮嘮叨叨地坐著,一大早就嘮嘮叨叨地起身。周圍杉樹陰森森的,不見它生長。感嘆這浮世中的人們,從來聽不進善事之言。
嘮嘮:形容說話嘮叨。
杉森森:形容杉樹陰森、茂密的樣子。
傷嗟:感嘆、哀傷。
浮世:人間,世事。
此詩可能創作于佛教盛行時期,經僧每日誦經修行,目睹世間眾人追逐名利,對善事充耳不聞,因而有感而發,通過詩歌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誡世人多聽善言、多行善事。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佛教思想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入社能為主,登堂侈集賢。衣冠慚上客,鐘鼓樂初筵。夜色過新雨,山光落紫煙。賦才俱擅羙,誰愧在盧前。
司空勸駕朝天去,而我望如天上來。何處春風木榻下,山中白日草堂開??纪ぷ钌倭⒊?,范老真多濟世才。南極文星今北極,易臺回首是三臺。
一老在羅陽,天留白發長。芝華先代秀,菊蕊古人香。道以神仙小,身從隱逸強。閒時猶有夢,夢向鳳池翔。
那可逢春未有詩,好春況與客心宜。泥牛直去無尋處,水鶴何當得見時。老眼生花書漸廢,新毫添雪鏡先知。朝來欲就東風問,芳草年年憶著誰。
琴樽幾杖靜柴門,抱甕忘機老灌園。不遇曾聞七十說,出關空著五千言。高云暮色霜前雁,獨樹孤煙原上村。零落楚蘭愁未采,一江風雨泣秋魂。
自笑詩人多好酒,君能不飲任樽空。勸君莫倚醒醒眼,卻笑傍人醉面紅。
物產川原盡,生涯寇盜間。無愁應岸柳,不改是春山。古戍饑烏集,江村乳燕還。未須愁遠道,多恐淚痕斑。
此心活動元無定,或出他鄉入此鄉。猛省不知誰是主,只因操舍有存亡。存以公兮亡以私,存亡倏忽動時機。莫教事過方才省,辨析須嚴念慮微。
巷無車馬跡,學子時時來。就床答之問,不答亦已哉。吾以復無言,端坐同無懷。不追亦不拒,將迎不下臺。
胸中塵土久無奇。今夕借清輝。歌縱群英諸彥,舞狂蕙帶荷衣。鴛鴦湖上,波平岸遠,酒釅魚肥。好是中秋圓月,分明天下人知。
我與青山有舊盟,淡云微雨忽渝平。朝來自獻三峰出,真個山神不世情。
江口維舟問地名,黯然撩我故鄉情。平時尚怯黃壇嶺,誰遣遙臨白帝城。
日出蒼煙盡,千山入望新。風流臨水樹,云逆過橋人?;ㄖ袷鉄o恙,茅茨未有鄰。頹然自終古,不是學逃秦。
琢成山骨似方諸,隱座支頤自有馀。不遇卞和誰證玉,偶逢王令即留書。紫藤過雨痕猶漬,碧蘚經秋駮未疏。松下尋仙應有待,平泉醒酒待何如。
閒居深悵悵,飔寒拂中閨。寶禮自千里,縑書果君題。山川吐幽氣,云景抱長懷。茲別亦為遠,潮瀾郁東西。汀皋日慘色,桂暗猿方啼。攬意誰侘傺,屑涕在心乖。杜蘅念無沫,石蘭終不暌。冀總歲暮駕,游衍蒼山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