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潘潭州十首 其十
臂膝真成具老形,
每逢趨走嘆伶仃。
故園松菊幸亡恙,
何日扶藜得屢經。
臂膝真成具老形,
每逢趨走嘆伶仃。
故園松菊幸亡恙,
何日扶藜得屢經。
胳膊和膝蓋真的顯出了老態,每次要走動時都感嘆自己孤苦伶仃。故鄉的松菊幸好安然無恙,什么時候能拄著藜杖多次去那里看看呢。
具老形:呈現出老態。
趨走:行走、走動。
伶仃:孤獨、孤苦。
亡恙:無恙,平安。
扶藜:拄著藜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已年老,身體不佳,可能身處異地,因而思念故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自身老態與故鄉松菊對比,更顯思鄉之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情感世界。
古來天隱有秦漁,
莫忽煙波一艇孤。
舒網卷綸聊寄跡,
解將疵患笑真儒。
聯翩同掛別闈名,
尚得秋崖病體輕。
三十四年如一瞬,
夢中時見老先生。
青蕉葉披敷,碧蘆枝偃亞。
風雨蕭蕭天,更漏沉沉夜。
彼物固無嫌,此情又何訝。
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掛。
雞鳴處一家危,問訊虬髯悔可追。元嗣未應堪再辱,孤臣寧復避群嗤。臺衡得相方成國,神器非公定付誰。歐史范碑明皦日,居人徒識令君祠。
叢祠香火對山開,相國勛名重古來。浴日有人歸薦草,嘯風無鬼附荒萊。晴云忽作千峰暝,朔氣還傳萬壑哀。遺愛已深忘歲月,長松生子竹生胎。
風花片片落衣斑
獨倚蕭墻看晚山
遠渚睡鷗閒自穩
高林飛鳥倦方還
一興一廢古今同,熊繹當年起霸功。
沿漢溯江開國步,牧皋規偃建王宮。
重來舊日嬉游處,猶覺如今氣象雄。
想見得臣并斗谷,治兵謀國震山東。
望子軺車秋復春
明蟾十五度如輪
如何學得東山臥
不向西南問故人
蒼壁四無鄰,喬林最可人。不教炎作傘,仍放月如銀。繞屋篩涼影,參天亳遠春。巢鶯多接葉,流響半藏身。
小閣濤聲涌,寒鐘入夜和。不逢蒼叟怒,常帶白云過。句曲興不淺,天臺路幾多。良宵驚啟戶,或恐是鯨波。
密雨灑蘅皋,平湖霧漸高。簾疏留不卷,閣小卻相遭。樹影連墻過,風聲逐雁翱。此時留客住,清酌有山醪。
頗怪歸云懶,為霖合上天。無風時出谷,有月半藏煙。平碧封山徑,余青帶水田。世間遙望處,卻道此中仙。
山色青如許,秋林漸露梢。不風而自隕,索句若為敲。地火添霞氣,天霜滿水坳。君看鳥反哺,上下補寒巢。
點點白于星,湖光暗柳汀。斷橋穿葦港,缺岸照柴扃。明滅聽行蟹,高低看聚螢。老漁偏罷釣,買酒過旗亭。
江上蘆花白,
吟情又入秋。
連朝閒對雨,
八月冷披裘。
牛馬呼名久,
乾坤放眼收。
不妨同嘯傲,
攜手一登樓。
岳頂見天池,
神異安可度。
勿謂無波濤,
云雷有時惡。
乘此澄清間,
吾纓可以濯。
送君一路稻花香,
秋柳飄蕭帶晚涼。
珍重淮陰賢伉儷,
遙看河岳更新裝。
小院春深。暫苔陰斗草,樹底調笙。柳煙迷燕夢,香雪鎖花城。閑佇立,夕陽沉。又暝色黃昏。憶舊游、蘭姨別后,偏系離心。
當時共坐深更。記紅窗病酒,慵倚銀屏。留香熏寶鴨,送月度簾旌。春去也,怕聞鶯。怎知有而今。懶重理、斷箋殘句,誰是知音。
時樣衣新制五銖,香焚百合擁猊爐。
薰籠斜倚垂紅袖,芳澤長留襲紫襦。
沈水自應勝蘭芷,涉江何用采蘼蕪。
芬芳竟體人如玉,金粟前身是也無?
幕中談策擬穰苴,可向明時賦卜居。
臥病白云生劍履,歸來秋色滿琴書。
自言司馬游多倦,無那原思憊不如。
他日相逢花里醉,知君弟子有籃輿。
開府秋霜棨戟新,能令萬馬肅駪駪。
虎頭班氏非難相,龍性嵇生未易馴。
還向五湖論日月,自因千古厭風塵。
拂衣吾更慚吾語,倘許珊瑚并釣綸。
記得香閨臨別語。彼此有、萬重心訴。淡云輕靄知多少,隔桃源無處。
夢覺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銀屏畫燭,宵長歲暮。此時何計,托鴛鴦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