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許侍郎挽詞二首
海內循良政,高名實吏師。銅符嘗五換,玉節更三持。慷慨平戎策,雍容圣德詩。甘泉僅持橐,功不負明時。
蜀道煩司馬,宣城屈謝公。風行萬里外,身老十年中。厚德今疇繼,深知昔誤蒙。佳城閟千載,雞酒恨何窮。
海內循良政,高名實吏師。銅符嘗五換,玉節更三持。慷慨平戎策,雍容圣德詩。甘泉僅持橐,功不負明時。
蜀道煩司馬,宣城屈謝公。風行萬里外,身老十年中。厚德今疇繼,深知昔誤蒙。佳城閟千載,雞酒恨何窮。
在天下,您有著循良的政績,崇高的名聲堪稱官吏們的楷模。您多次擔任地方長官,又多次持節出使。您曾慷慨地獻上平定戎敵的策略,從容地創作贊頌圣德的詩篇。您像在甘泉宮持橐的臣子,功勞無愧于這清明的時代。蜀道曾勞煩您像司馬相如一樣前往,您也曾像謝朓屈居宣城般任職。您的聲名如風行萬里之外,而自身卻在十年間老去。您深厚的品德如今有誰能繼承,我曾蒙您的賞識深感榮幸。您的墓地將封存千年,我以雞酒祭奠,遺憾無窮。
循良政:指為官守法而有治績。
銅符:銅制的符信,漢代用作郡守等官的調兵憑證,后泛指地方長官的官職。五換:多次更換任職。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節,也指持節出使。三持:多次持節。
平戎策:平定外敵的策略。
圣德詩:贊頌皇帝圣德的詩歌。
持橐:指在皇帝身邊做近臣。
司馬:指司馬相如,曾奉命出使蜀地。
謝公:指謝朓,曾任宣城太守。
疇:誰。
佳城:指墓地。閟:關閉。
雞酒:指祭奠用的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推測是許侍郎退休(致政)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哀悼而作。許侍郎應是一位有政績、有才華的官員,在當時有較高聲譽。
這首挽詞主旨是贊頌許侍郎的功績和品德,表達對他的哀悼。其特點是用典恰當,語言莊重,從多個方面展現許侍郎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挽詞這一文學體裁對人物的紀念與評價作用。
襟懷有全楚,勝處多臥游。大崖月同同,赤壁風颼颼。行藏君自知,可以與我否。我若登南岳,寄聲黃鶴樓。
百丈山前妾逢主,禮賢鎮中子逢母。三十馀年昨日同,白發相看淚如雨。阿?去時未斷乳,兒壯得知心獨苦。清湖老嫗天所留,逆旅主人神使語。歸來桑竹溪之滸,婦前持觴兒起舞。雙瓜生祥表秋圃,豈用旌書動官府。吳人買妾紛莫數,歲滿母歸遺子女。巷南巷北不相覓,況復山川兩脩阻。嗚呼千秋復萬古,孝子之名在寰宇。世上滔滔忘母人,不愧唐昌一抔土。
場屋聲名舊,林泉興味長。青衫歸里闬,白首傲羲皇。鶴靜終輕矯,蘭銷委暗芳。遙憐高遁處,庭宇日荒涼。早歲識真際,前身疑凈名。窮通百年內,生死一銖輕。成佛無先后,同參有弟兄。悲傷隨世諦,益見在原情。
林扃掩孤寂,落木無馀聲。道人坐空山,那知歲崢嶸。夜寒窗有雪,漸與茅屋平。不悟梅花閒,但覺鼻觀清。殘經未能了,映隙窺微明。愿以第一義,于焉證無生。山云有幽姿,南捂春更好。鞭起露地牛,布種皆藥草。寧辭袈裟單,但恐稂莠惱。根莖固云殊,所貴辨之早。況以梯稗秋,每食敢求飽。感茲澤物功,童閑不教掃。
陽阿禍水灑涂椒,從此劉家火漸消。莫恃齊紈長在手,西風容易到芭蕉。
平生自許萬言書,今往謁帝承明廬。春風走馬未為得,下有管樂上契稷。
十年萍梗愧相違,我尚飄零子未歸。江國鴻聲驚別棹,河橋草色照行衣。他鄉共嘆生涯薄,往事空憐故舊知。日暮臨岐倍惆悵,伯勞東去燕西飛。
閑將博議舞唇槍,左氏春秋作戰場。暮四朝三矜卓識,毀莊譽段亦荒唐。
江左知名許叔微,公來示之衡氣機。天下呻吟尚未息,公持肘后將安歸。正人一脈系安危,溫公身事亦付醫。此身強健無著處,不如枕臥看兒嬉。
覺是秋光性可安,豪襟小耐白虹丸。若非千仞岡頭坐,豈易清溪下釣竿。
久別山中鸞鶴群,清齋自禮武夷君。滄江明月扁舟后,渾似松窗臥白云。
杯酒論心有幾人,天臺張谷舊相親。近來詩句多奇語,書比藏真更絕倫。
淑氣熏人醉似霞,子規聲里欲飛花。馬蹄踏遍青山道,底事春深未到家。
朝寒霢霢蕩舟行,渚柳江花白浪生??偷奖銘z閤小,興移墨漫愛窗明。檐前樹缺春山出,橋外天低野寺平。共道主人能下榻,不愁風雨斷柴荊。
獨有霞棲客,林巒未許迷。尋幽同記憶,選勝自標題。海色衣時卷,巖煙手日攜。頗疑空闊內,若與素心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