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 其一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煙。
犬牙舂米新秋后,麥粒烝茶欲社天。
冠蓋只今成棄物,杉松他日記栽年。
定應笑我勞生在,卯睡聞呼衣為顛。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煙。
犬牙舂米新秋后,麥粒烝茶欲社天。
冠蓋只今成棄物,杉松他日記栽年。
定應笑我勞生在,卯睡聞呼衣為顛。
水竹遮蔽環繞著一方天地,太陽升高了茅屋才開始升起炊煙。新秋之后用犬牙狀的石臼舂米,臨近社日時用麥粒蒸茶。如今那些達官顯貴的冠蓋已成棄物,我還記得當年栽種杉松的情景。你一定會笑我還在為生活勞碌奔忙,早晨睡夢中被人叫醒,連衣服都穿得顛三倒四。
復次煙字韻:按照“煙”字所在韻部再次作詩唱和。
犬牙:指犬牙狀的石臼。
烝茶:蒸茶,制茶的一道工序。
社天: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冠蓋:指達官貴人的冠服和車蓋,這里代指達官顯貴。
勞生:為生活而勞碌。
卯睡:早晨睡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黃庭堅與作者相互唱和,此詩是作者按照“煙”字韻再次回應黃庭堅的寄詩。當時可能作者處于鄉村生活狀態,遠離官場紛擾,心境較為閑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生活的寧靜與閑適,突出詩人遠離官場的自得。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創作風格。
方當節鉞用,不返舊征魂。凄涼馀部曲,發聲為爾吞。
不欲全求似,蕭森態轉真。緣風微作勢,邀月澹傳神。葉密留云宿,叢幽借石鄰。還于勻墨處,高寄想其人。
遵大路兮,摻執子之袪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無我魗兮,不寁好也。
傳柑節候雨初晴。燈滿山城,月滿山城。畫堂圍坐夜三更,墻外歌聲,席上歌聲。可人添送紫金罌。未解春酲,又犯春酲。不辭扶醉臥前楹,客也多情,主也多情。
借問江頭人釣魚,為言靈武事何如。磨崖豈是當時意,兩字噫嘻金鏡書。
憶侍大人江北去,卻從伯父野堂回。爭知二老輕凋謝,歲晚扁舟一個來。
霜月五更殘,如何去又還。誤簪釵鳳小,落在枕屏間。
書滿精廬芷繞門,門前流水出于沅。夫君自得濂溪意,直向沄沄認本原。
諸老賡吟如許富,一翁寒瘦豈能奇。君為嚴鄭其清矣,仆豈羊何敢和之。投匭疏高聞殿陛,入圖賦妙遍蕃夷。子云自許千年后,覿面何須彼俯眉。
芝草瑤花覆玉坡,御溝流水是恩波。釣鰲憑杖經綸手,笑殺衰翁理舊蓑。
不見胡文甫,七回明月圓。家林且如此,宦海益堪憐。碧柳秦臺馬,紅蕖濟水船。往來馀百里,同醉是何年。
階上腥臊堆蜆子,口中濃血吐檳榔。
春暉欲報意無窮,大母高年母氏同。表述陳情猶李密,軒名愛日似楊雄。五紋添線空憐影,三舍揮戈謾紀功。何似北堂稱壽酒,忘憂花照彩衣紅。
孔父常棲棲,老聃伏柱史。緬惟兩圣人,委蛇亦人世。圭組豈我榮,冠纓豈我滓。道以神理超,物用玄羹美。先民有遺言,大隱隱朝市。軒轅游空同,至彼陰陽始。不離黃屋尊,玄珠得赤水。岣嶁有真宅,高館疏峰起。紫芝洵可餐,皇心隆所倚。撫翼摩云霄,潛鱗媚清泚。升沉各有分,吾方從綺里。
平生嵩恒心,今日行茲原。東風豈不好,褰衣步青天。境空忽欲動,意卻仍貪前。白日照八極,千厓偃如眠。芙蓉遠脩供,鈴鐸晝不喧。佛祖了何語,香爐自生煙。群經過名教,乃以文字傳。題詩雜好丑,訥者存歲年。不知自有此,登覽誰最先。春橋喚飲酒,一醉日可千。陰陰風在麓,炯炯天映泉。同來不同趣,隔花亦垂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