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
灞涘長安恒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池魚戲葉仍含凍,
年年斗柄東無限,愿挹瓊觴壽北辰。
灞涘長安恒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池魚戲葉仍含凍,
年年斗柄東無限,愿挹瓊觴壽北辰。
灞水岸邊離長安向來很近,夏歷十二月早早迎來新春。池里魚兒戲著殘冰的樹葉,年年北斗柄朝東轉動無盡,愿捧起美酒為帝王祝壽辰。
灞涘(sì):灞水岸邊。涘,水邊。
恒:向來,總是。
殷正:指夏歷,古時以建丑之月(農歷十二月)為正月。
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形似斗柄。古人根據斗柄所指方向確定季節。
挹(yì):舀,酌,此處有捧的意思。
瓊觴(shāng):玉杯,這里指美酒。
北辰:北極星,常用來比喻帝王
此詩為應制詩,應是詩人在宮廷立春游苑迎春的活動中,奉皇帝之命而創作。立春是重要節氣,宮廷會舉行迎春活動,詩人借此表達對新春和帝王的美好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在立春迎春之際向帝王祝壽。其特點是具有典型的宮廷應制詩風格,語言莊重華麗,意象運用貼合主題。在文學史上,這類應制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文人的創作活動。
一片靈光合有神,不知镕鑄更何人。
春耕破塜衣冠盡,鬼手摩天日月新。
鑒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難見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當待清明不受塵。
虢山之遠數千里,虢石之重難將持。舟車虢來每苦重,釜盎尚棄不肯攜。茍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遠載以來。何況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換千瓊瑰。
流傳中州盛稱賞,主以詫客客見祈。世人賤真珍貴假,見者喜色留膚皮。強材美干立修蔭,羅列滿野誰復窺。我嘗客坐例一見,實亦可愛小且奇。
初疑秋波瑩明凈,魚子變怪成蛟螭。鱗須爪角尚小碎,但見蜿蜒相參差。又如開張一尺素,醉筆倒畫胡髯髭。如何石上非自然,猶是軟弱從風枝。
髙樓曉憑秋色老,煙容雨氣相蒙垂。喬林隱約出天際,醉目遠暝分茫微。不然誰家老圖畫,破碎偶此一片遺。借令人手弄點畫,尚恐巧拙成瑕疵。如何石理自生長,安得當世無猜疑。
髙堆黃金募辯說,萬口利銳如磨錐。或云南山產巨怪,意欲手把乾坤移。先偷日月送巖底,次取草木陰栽培。天公怒恐浸成就,六丁桃斧摩云揮。世人乘此得分裂,鍛琢片段貿財貲。至今風雨虢山夜,樹石號作鬼神悲。
又云春氣入山骨,欲自石里生蒿藜。根株芽枿未及出,卒遇匠手相镵隳。多稱老松已變石,此固剪截根須離。又云鬼手亦能畫,多向石室成屏帷。
固知物怪浩難盡,誰能向此明是非。城狐老能男女變,海蜃口或樓臺吹。世間自是有此類,何必詰曲窮所歸。
細思此屏竟無用,石不中礩木莫支。徒將文理有小異,招聚瞽說成籠欺。咄哉閉口不復論,為語愛者無我譏。
長江萬頃明如鏡,江面無風江水靜。
白日當空照江底,蛟穴龍居難隱映。
亂山影落碧波寒,漁翁醉臥愁不醒。
遲暮東南見海門,海門目斷煙云暝。
幾度狂濤日月低,舟師鼓枻歌相慶。
長江雖長繒網多,纖鱗何處逃生命。
浩渺煙波不可名,我來閑自濯塵纓。
久思滄海收身去,安得長舟破浪行。
天濶水云連黯淡,日間鷗鷺自飛鳴。
屈平死后漁人盡,后世憑誰論濁清。
瀟灑吳夫子,搆軒山縣中。
何曾知大暑,每到便清風。
林影亂不定,泉聲咽復通。
微吟傾白酒,日月任西東。
擾擾利學者,久不可與謀。讀書乃何為,老不知軻丘。
弗恤義所在,務期髙爵收。嘗聞失則嗟,不聞得之羞。
知誰洪其源,使世乘其流。于今已汗漫,更久將溯游。
嘗聞古人言,饕餮為共兜。謂惡豈必多,偷飽德弗修。
不知自思者,舍此何所由。故余早知懼,誓將異人求。
寜為寒餓嗟,不同富貴謳。此行況有獲,師德髙前修。
因嘗請子行,勉子無逗遛。于吾乃何有,同病不獨瘳。
雖愛謂予然,尚疑子終不。惜子有髙材,竿幢揭華旒。
茍能自擺去,不為世學囚。行將見遠到,強弩射弱菆。
何必請予詩,自合治子辀。
冠蓋沖沖語退居,幾人年少褫銀魚。
風波脫去都無累,日月閑來靜有余。
一斗獨傾花下酒,五車時曬腹中書。
論詩深愧非商也,敢向邱門望起予。
月形如張弓,下影射秋水。
寒江風靜時,逮目失洲沚。
漁歌去時唱,歸和讙未已。
豈無人間樂,自快適為喜。
客子有倦懷,歸心動秋葦。
更假滄浪清,聊用洗塵耳。
多謝劉夫子,殷懃寄我編。
何時共杯酒,一笑似當年。
歲月回霜雪,生涯廢簡編。
終期收晚學,茅屋送歸田。
維舟溯江流,人力與水爭。
回視東下人,恍如御風行。
誰能倒長江,奔瀉暫西傾。
聊用快客意,何憚魚龍驚。
萬計損珠寶,千章列棟楹。
秋毫思頰挫,不日慶厘成。
青簡流芳遠,丹書霈澤傾。
袖人罔恫怨,道路沸歡聲。
何處難忘酒,君臣草昧初。
謀臣偷賊膽,力士斡兇鋤。
日月明將霽,乾坤害欲除。
此時無一盞,何以壯雄圖。
東風來幾日,窮巷不見春。
不知得花由,只見插花人。
東風能幾時,聽爾多歡欣。
徒恐春風歸,汝我同悲辛。
京塵漠無聊,客書聞報罷。拔身眾人后,載水千里下。
微裝困無余,歸馬劇連跨。邈無失時嘆,抗舉與俗謝。
但言廢文學,從今益休暇。詩書得窮搜,朋友可邀迓。
如解萬里駿,脫去銜軛駕。雖時念親貧,嘆息忽自咤。
已如嬰兒啼,心在聲不嗄。悲樂于俗異,使我喜失詫。
吾聞百年生,暫就天地舍。中間有逢遇,窮達何足訝。
譬之適時運,寒暑變冬夏。炎涼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于身亦何預,時與外物借。嘗聞莊生言,中不怛外化。
逢雞就知時,遇彈因求炙。況持身售人,五羖豈真價。
士材嫌易知,女好固擇嫁。勉之時我過,酒賤衣可貰。
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廬留滯得徘徊。
峰頭夜宿平看斗,巖下朝陰俯聽雷。
西顧波濤浮日月,東歸天地入塵埃。
何時得遂幽棲志,常把韋編靜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