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 其三
心如皎月連天照,
性似寒潭徹底清。
無價夜光人不識,
夢中虛度幾千春。
心如皎月連天照,
性似寒潭徹底清。
無價夜光人不識,
夢中虛度幾千春。
內心如同皎潔的明月照亮天際,性情好似寒冷的潭水清澈到底。這無價的夜光寶珠人們卻不認識,在夢中虛度了幾千個春秋。
皎月:皎潔的月亮。
寒潭:寒冷的潭水,常用來比喻清澈、純凈的心境。
夜光:這里指夜光珠,象征人的佛性、真性,是一種珍貴的精神特質。
偈通常是佛教高僧用來表達禪理、開示眾人的語句。此偈創作背景可能是在佛教修行、講法的環境中,詩人看到世人沉迷于世俗,不能認識到自身本具的佛性,因而創作此偈以警醒世人。
這首偈主旨是勸人認識自身真性,莫虛度光陰。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闡述深刻的佛理。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教義,有一定的影響。
一種芙蓉獨自芳,數枝開向小池傍。妖嬈艷色含朝露,寂寞幽容拒曉霜。西子有懷酣晚節,楊妃無語占秋光。江南九月蕭蕭雨,醉臉還愁褪晚妝。
大風之計在四方,豈意牝晨禍蕭墻。身后貔虎盡食邑,左袒危乎仗彼蒼。
積功墨成池,增價蒲為扇。不作新樣腳,一洗憔悴面。
劉伶嗜酒醉顏酡,靈運游山愛薜蘿。春色滿前供眼福,禪心無奈問頭陀。穿云古殿鐘初動,背郭平橋水自波。欲覓長生丹訣處,良辰況是客中過。
軺車小司寇,鼓吹黃金臺。天欲南荒盡,春還北極來。泣珠恩自遠,祝網面仍開。貴竹披層瘴,昆池暖劫灰。客傳星使部,人憶夜郎才。不識秋鴻外,新詩可寄裁。
空谷寒花好,荒村野路長。有懷尋往事,無語攪枯腸。老氣猶無恙,幽姿只自香。喜君歌白雪,茂對此新陽。語別星霜久,懷人道里長。江山高著眼,文字飽撐腸。窮壑生新態,寒梅帶舊香。它年當記憶,有雁過衡陽。
海上鰲峰僅一拳,綠蘿深護覆春煙。風回影轉龍蛇動,月落庭空虎豹眠。己喜孤根蟠厚地,曾聞五色補青天。摩挲莫問前朝事,適見移來五百年。
神劍雖閉匣,精光豈可藏。駿馬縱服鹽,意氣常激昂。人生顯晦何能定,只有肺腸堪照映。投杼猶然惑母慈,拾煤尚足疑宣圣。往日康衢或太行,乍時談笑多機阱。下士馳驅競世情,大賢優游引天命。公之妙質信非常,冰壺照射觸琳瑯。高懷直揭千尋勢,異藻常函五色章。材大任小已足惜,守正被屈仍踧踖。蘭佩翻同蕭艾捐,珠光卻等沙塵擲。乃公氣度轉開擴,倚澗寒松看落落。折齒終不廢嘯歌,刮骨何妨任歡謔。僦居幸與諸子鄰,閒來文酒日相親。興狂每索山花笑,歌罷翻聞鳥語新。有仆捆屨差活身,慇勤伏侍忘其貧。諸郎矯矯多奇氣,攝衣屢接席上賓。江左風流終自在,顧氏神駒竟可馴。鉅力便堪扛鼎呂,奇珍那得憚磨磷。黃鐘子氣今回律,轉盻旋看天地春。
天際涼風瀑布流,遙峰積翠雨初收。板橋人渡疏林晚,野寺蟬鳴落葉秋。
快雨時晴暖尚微,小亭簾幕護春暉。曲塵波動鳧雛出,金縷條長燕子歸。
萬方多難此登臨,塵滿空門寺半侵。怪石潑紅腥劍拔,江篁搖翠水龍吟。嵐迷驚鳥千峰肅,劫老情天一線陰。古樹生風人袖手,瀟瀟暮雨冷詩襟。
暴楚狂秦席卷中,謀臣戰將各言功。端知四百綿炎祚,祇屬商山禿鬢翁。
江上坦齋老,行藏何自由。樂窩洲萬碩,生計橘千頭。耳順方年及,天真與物游。況逢嘉靖日,蓬海看添籌。
旅館疏窗暑正炎,飛蚊無數惱人眠。成群夜出晴檐下,逐陣雷鳴客枕邊。任是終宵高秉燭,也須微暮略薰煙。乾坤幻化何時息,直待西風九月天。
柳條宛轉結,蕉心日夜卷。不是無舒時,待郎手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