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軒曲 其十四
未央宮闕卷初呈,
內殿班齊賀圣明。
面敕言官嚴檢舉,
當軒拆號御填名。
未央宮闕卷初呈,
內殿班齊賀圣明。
面敕言官嚴檢舉,
當軒拆號御填名。
未央宮的相關文書初次呈上,內殿里官員們整齊排班,恭賀皇帝圣明。皇帝當面命令諫官嚴格進行檢舉,還親自在殿前拆開名簽填寫名字。
未央宮闕:未央宮,漢代宮殿名,這里借指宮廷。卷初呈:相關文書初次呈上。
內殿:皇宮內的殿堂。班齊:官員們排班整齊。圣明:指皇帝圣明。
面敕:當面命令。言官:諫官,負責向皇帝進諫、檢舉官員等。
當軒:在殿前。拆號:拆開名簽。御填名:皇帝親自填寫名字。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封建王朝時期。當時皇帝在宮廷中擁有絕對權力,會通過各種儀式和決策來管理國家、監督官員。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帝進行某項重要人事安排或監督管理時,展現宮廷的權力運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宮廷中皇帝進行重要決策和管理的場景。其特點是對宮廷場景描寫細致,生動展現了宮廷的莊重與皇權的威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封建宮廷制度和文化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萬點寒鴉噪野煙,保州城上夕陽天。道傍苔碣麒麟臥,知是誰家舊墓田。
漁唱雜樵謳,茶鐺繼酒甌。醒吹云外笛,醉掉月中舟。潮駕千尋浪,風生兩岸秋。古今多少事,睡醒蓼花洲。
赤日黃塵奈暑何,郊園惟此綠陰多。四窗瀟灑馀桃李,一徑縈紆繞薜蘿。地主盤餐饒楚味,野人絲竹尚燕歌。斜陽欲忘歸途遠,十里新堤帶玉河。
年時好,最憶是初秋。清露沾衣尋絡緯,碧筠引蔓護牽牛。陳夢恁悠悠。
夢憶湘江路渺漫,鷓鴣啼處碧云寒。澹煙疏雨孤舟晚,曾記推蓬醉后看。
不顧冬殘自在妍,笑將疏影弄嬋娟。小軒不用垂簾幕,我醉花香自得仙。
楊白花,初二月,飛滿春江正愁絕。有客沙頭來告別,共挽長條落香雪。楊白花,春冥冥。飄飖無定止,化作青浮萍。悠悠亦是無根蒂,可是無情動有情。
石罅清泉流,仙源翠云鎖。幽人性恬淡,攜樽松陰坐。影落深澗中,不辯物與我。何為憺忘歸,此間無秦火。
幻緣東即西,妄境白成黑。那于土偶間,平地見佛國。云山樂未央,歲月嗟何及。恩讎一快意,聲利多慚德。名成復逃名,翻恐鐘鼎勒。
春谷草生殘雪際,石門人去夕陽時。自將數數窮幽秘,只恐鄰墻道士知。
鄭重多賢輔圣君,不才自合老煙云。兒童課罷書堂寂,種竹栽花日又曛。
義門鄭氏稱浦江,儒門許氏稱東陽。潛德徐開道脈長,吾侯早發應文昌。有道施為自不常,兩邑愛戴如桐鄉。吾邑陰多召伯棠,花種河陽滿縣香。父老時登節愛堂,兕觥稱壽祝無疆。共言仁政天降康,侯德難酬矢不忘。本由婺女星降祥,璽書徵召簡賢良。侯今執法紫微旁,香案從容侍玉皇。青瑣對拜稱夕郎,蘭臺簪筆推南床。侯才八面皆可當,一朝建白驚四方。指陳大計何瑯瑯,盡將民隱達巖廊。坐令斯世躋虞唐,謨烈長垂青史光。
鷓鴣聲里別江東。綠陰中。夕陽紅。一點離愁,相對景重重。目斷大羅天上客,朝玉帝,把芙蓉。紫陽山下偶相逢。醉金鐘。跨蒼龍。歸去故山,猶帶白云封。洞口桃花如恨我,飄滿地,任春風。
大星煌煌小星落,城頭嗚嗚吹畫角。機心暮夜伏不行,鐘聲一鳴群動作。市人射利坐待旦,山居日晏呼不覺。嗟嗟居人未足多,鐘乎鐘乎奈若何!
夕映翠山深,馀暉在龍窟。扁舟滄浪意,澹澹花影沒。西浮入天色,南望對云闕。因憶莓苔峰,初陽濯玄發。泉蘿兩幽映,松鶴間清越。碧海瑩子神,玉膏澤人骨。忽然為枯木,微興遂如兀。應寂中有天,明心外無物。環回從所汎,夜靜猶不歇。澹然意無限,身與波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