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遷居城南次韻答張鴻與倫紹周見訊 其二
浮沉燕市結交新,擊筑酣呼滿四鄰。君看龍門誰奮袖,自憐不識漢平津。
浮沉燕市結交新,擊筑酣呼滿四鄰。君看龍門誰奮袖,自憐不識漢平津。
斷云褪月,早寫出、半墻松影。記自捲珠簾,閑聽玉笛,金鴨宵長篆冷。翠袖憑欄西風薄,有人似、嫦娥多病。愛桂蕊點波,荷香團露,小池如鏡。
休省。畫堂近日,塵蹤應凝。問念否天涯,秋燈倦客,歸夢才成又醒。紫竹編屏,黃橙對酒,誰話異鄉風景。最怕是,蝙蝠空庭暮繞,角聲初靜。
高臺寥寞晚云深,
故國山河萬里心。
若使當年真鳳見,
不教春燕亦巢林。
秋山風起野云飛,
雁度空江影漸微。
高處乾坤雙眼盡,
閒邊丘壑幾人歸。
漫教白發凌寒色,
還伴黃花對晚暉。
撫景且同并一醉,
年來誰復問緇衣。
當時仙種出吳宮,羅綺香生水殿風。何似一尊文會樂,坐令千古俗緣空。不須紈扇遮紅頰,擬剪緋羅掛碧筒。勝賞此回應第一,幾家殘綠漫叢叢。
疑是雙娥下渚宮,凌波微動一簾風。霞翻疊縠湘裙重,月射連珠漢佩空。樂隊臨池催羯鼓,酒籌當席轉牙筒。奇觀欲藉丹青手,貌取東軒錦繡叢。
秋浦新聲欲換宮,采菱歌徹藕花風。小池漫擬江南樂,絕品能令冀北空。娛賞酒憑螺當爵,催妝詩遣鶴輸筒。主人蓮社真開約,車馬屯門定幾叢。
彷佛移根自蕊宮,正宜吟賞對西風。卻憐多病身難出,未覺諸君酒易空。詩愧才情翻蜀綺,瘦馀肌骨等湘筒。明年倘帶看花福,自挈壺觴坐繞叢。
蕭蕭颯颯半林秋,
欲寫風枝筆暫留。
何處一聲聲唧唧,
暗蟲窺月上墻頭。
誰知頑物抱真空,
自有聲音與革同。
到此學人還會否,
橋西來問紫玄翁。
九月氣乍肅,
衰柳猶有蟬。
霜外疏鐘斷,
風馀清籟傳。
千山亂遠月,
一鶚摩高天。
自非出世人,
而敢危行言。
山秋木葉翠將收,憩棹扶攜到上頭。天柱中懸南北影,海門西拒古今流。層云錫響空王坐,落月珠明帝女游。便欲休餐旬日住,千帆風色使人愁。
青螺瀲滟水晶盤,斗削風煙面面看。地涌樓臺千蜃結,天回波浪六鰲蟠。山形自挾秋云壯,海色遙將曙日寒。恍忽龍宮吟嘯起,何人玉笛倚欄干。
重陽過后,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
朱闌向曉,芙蓉妖艷,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將瓊萼等閑分。
留贈意中人。
至德本無名,
宣尼一此評。
能將天下讓,
知有圣人生。
南國奔方遠,
西山道始亨。
英靈豈不在,
千古碧江橫。
早汎沙棠繫小橋,午移尊榼縱輕橈。微涼漸逐秋蘋起,醉共溪頭浴晚潮。
里社村醪共唱酬,輕風微雨亦綢繆。與君朝夕平原飲,何似推篷竟日游。
萬樹臨江舊社開,每因秋色一徘徊。行吟閒倚海邊樹,懷古疑登江上臺。
乘秋雙槳蕩溪湄,欲就壚頭共賦詩。芳草閉門香綠醑,閒云遮樹出青旗。
蕉林楓樹隱人家,兩岸庭畦半種茶。小婦提筐行處掇,歸舟猶帶夕陽斜。
仙洞尋芳繞曲溪,百花叢處亂高低。聞歌似在花間語,不是桃源路亦迷。
傍晚漁舟隱葦蘆,得魚堤上向人呼。換來共作黃絲鲙,何必秋風羨入吳。
柔條長葉壓低籬,淺白輕黃映水涯。為問采桑南陌女,何如堤畔賣花兒。
水國蒹葭露氣凝,何辭十日酒如澠。今朝郭泰同舟約,落日江頭憶李膺。
月明秋水鏡湖深,十里溪松向晚吟。滿目煙霞難應接,歸途休訝是山陰。
當年郡博士,
致此一先生。
相見茂榮甫,
似吾諸葛卿。
姓名書帝府,
文行最鄉評。
終老君何恨,
傷時淚自傾。
蓼花零落荻花開,
江上西風雁又回。
我有鹡鸰千萬里,
何時天末寄書來。
登門四十九年多,
細讀公書百遍過。
今歲摘抄靖州作,
遁翁堪配不傳軻。
韻采飛揚禹錫風,
承傳家學早譽工。
兒孫繞膝看萊舞,
春在先生杖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