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
游客長城下,飲馬長城窟。
馬嘶聞水腥,為浸征人骨。
豈不是流泉,終不成潺湲。
洗盡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還魂。
空流嗚咽聲,聲中疑是言。
游客長城下,飲馬長城窟。
馬嘶聞水腥,為浸征人骨。
豈不是流泉,終不成潺湲。
洗盡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還魂。
空流嗚咽聲,聲中疑是言。
游客來到長城之下,在長城的泉窟邊飲馬。馬嘶鳴著,聞到水有腥氣,原來是浸泡著出征戰士的尸骨。這哪里不是流動的泉水,卻始終不能潺潺作響。泉水能洗凈骨頭上的泥土,卻洗不掉骨中的冤屈。如果尸骨能像流水一樣,四海的冤魂都能還魂。只空留下嗚咽的流水聲,聲音中仿佛有冤魂在訴說。
飲馬:給馬喝水。
窟:洞穴,這里指泉窟。
潺湲: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還魂:指人死后靈魂歸來,這里指冤魂得以昭雪。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看到長城下戰爭留下的痕跡,聯想到無數征人戰死疆場,尸骨暴露荒野,從而有感而發。古代長城是防御外敵的重要工事,常年有戰爭發生,無數士兵在此犧牲。
這首詩主旨是譴責戰爭的殘酷,突出特點是通過飲馬這一平常舉動引出征人骨的慘狀,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戰爭的批判態度。
疏眉秀目。看來依舊是,宣和妝束。飛步盈盈姿媚巧,舉世知非凡俗。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欽慈族。干戈浩蕩,事隨天地翻覆。一笑邂逅相逢,勸人滿飲,旋旋吹橫竹。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舊日黃華,如今憔悴,付與杯中醁。興亡休問,為伊且盡船玉。
宦美庭闈隔,情深郡檄催。臘江舟自穩,暮日首頻回。洞橘黃金摘,吳魚白雪來。汝親知更樂,愿展治邦才。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政以漸當修禊日,也宜仍詠舞雩天。人時并值良難繼,童冠相隨亦足憐。耐可襟懷重吊古,何煩羽翼遠游仙。寺因效祐稱題勝,境出關荊點染玄。塵世流光嗟百五,浮圖幻界詫三千。海門翠割蓬萊股,地軸蒼擎太華顛。危石墮云爭一發,瘦筇削玉過雙肩。行廚傍午開僧閣,啼鳥留春近客筵。載酒猶問字,掛巾蕭散類逃禪。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道士步虛辭折簡,校書寫韻摭遺編。采芳未許芝同茹,結佩空期璧共連。谷應雄談驚鶴夢,潭驚長嘯起龍眠。青山若與斯文契,白日寧于我輩延。造次雪盈明鏡里,等閑霞散落花前。巨靈忽負鰲頭矗,舊鬼潛悲馬鬣遷。碑蝕文章苔浸漬,偶迷翁仲草芊綿。烏鳶螻蟻俱成累,鐘鼎山林各自便。萬井村墟空杼軸,半樓風月尚秋千。雜英疏薄無多好,新柳纖柔有底妍。略見愁隨身外遣,謾憑句就醉中聯。乘時物色從教在,即事風光豈偶然。躡霢歸來清不寐,筠窗細寫白云篇。
每到精廬即少留,品題清境甲湘州。游山腳力猶強健,緩步曾登最上頭。
霜竹弄晴翠,寒梅發幽姿。黃雀呼朋自為伍,各求所止棲高枝。茲圖用意良有托,持贈寧徒供玩樂。先公教鐸遍儒林,共祝兒孫膺五爵。
行者不復歸,處者長相思。昔與君別者,乃為大暮期。杲杲白日光,其雨在何時。惟有明明月,可以比容輝。兔絲附女蘿,窈窕不相離。青青忽已槁,纖纖難自持。他山豈無木,林木豈無枝。念彼綢繆好,甘隨秋草萎。感茲以終老,鬢發已如絲。耿耿柏舟誓,千載同所歸。
朝來攬鏡自成疑,卓犖依然少日姿。老我心情原不解,向人顏面自藏悲。歡場跌宕成今日,清夢婆娑又一時。生理自憐還自笑,秋風涼葉只添詩。
社散田頭日欲晡,平坡煙暖草如鋪。醉來祗坐烏犍背,歸去花村不用扶。歲久攜家住白云,春風行樂任天真。頹然醉貌衣冠古,應是鹿門山下人。
客中為客已浹旬,歲杪西邊訪故人。杷欖花前風弄麥,葡萄架底雨沾塵。山城腸斷得窮臘,村館銷魂偶忘春。今日喚回十載夢,一盤涼餅翠蒿新。
噫吁嘻,奸與佞之相蒙。假周禮而盜國,以居攝為周公。白雉初從塞外,黃龍復上江中。九錫旋如安漢日,四十八萬盡趨風。獨疑梅福依吳市,誰向逢萌問海東。吾歷數西京之人物,曰漢骸骨唯龔唯邴,曰新大夫為歆為雄。嗟汝師光,實同馬宮。承家不孝,事漢不忠。篡舌既切,佞首全躬。吾將正春秋之首惡,又何誅于盛陳莽德之群工。
吾之今別汝,愴意無從語。恰似野棠花,多作風前旅。
公子相過日正西,自言昨日破胡歸。寶刀雪暗桃花血,鐵鎧風輕柳葉衣。百口近來馀幾個,一家長自出重圍。禪關夏色炎如此,聽罷悽霜雜霰飛。
去國誰驚蕙草秋,幾回馥郁向中洲。只今澤畔行吟處,湘水無情也解愁。
鳳在陽岡鶴在皋,相思空遣夢勞勞。簫吹夜月江橋酒,槎泛秋風海市濤。故國山川吳分野,美人詞賦楚離騷。瓊花新制人爭寫,應使揚州紙價高。
黃榆白葦連塞北,眼底穹廬皆虜賊。屯空殺氣連云飛,壯士相看失顏色。元戎奉詔玉門關,錦帳牙旗壘陣間。獨把一麾專節鉞,儔能三箭定天山。單于生長樂邊土,繞帳牛羊牧秋雨。閑中聚唱涼州詞,醉后起為胡旋舞。魚龍川頭古樹腓,紇干山前飛鳥稀。紫髯胡兒眼雙碧,大腹匈奴腰十圍。徐君遠戍邊庭久,況復東海簪纓后。伐敵能諳虎豹韜,次功應位麒麟首。憤時氣節人不知,唾手功名今未有。秋清長劍倚南天,夜半孤城臨北斗。莫言白眼眾紛紛,佇看高垂竹帛勛。君不見酂侯知國士,登壇終拜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