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石硯歌
端州有石色皆紫,端州紫石硯盈市。入市買硯苦不佳,佳者舊坑今在水。前者尚書來搜坑,發兵障溪涸溪底。溪水玲瓏赴巖深,此坑宛在深巖里。泅人沒水舟然灰,腰斧穿巖及坑止。坑中捫石截如泥,精粗不辨誰者是?;厣砼氏舷蚧覕S,石被風僵兼火炙。琢出猶存火衲文,最佳乃是蕉葉白。點石取名獻尚書,泅人出水渾搜索。即今尚書一門屠,壯士磨刀復誰惜!我聞此言自嘆息,浪說鴝鵒眼能碧。我有歙硯亦非真,筆鋒掃禿何曾釋。只道端州硯易尋,那知滿市屏風石!歸來洗硯還著書,此硯雖粗書盈尺。
端州有石色皆紫,端州紫石硯盈市。入市買硯苦不佳,佳者舊坑今在水。前者尚書來搜坑,發兵障溪涸溪底。溪水玲瓏赴巖深,此坑宛在深巖里。泅人沒水舟然灰,腰斧穿巖及坑止。坑中捫石截如泥,精粗不辨誰者是?;厣砼氏舷蚧覕S,石被風僵兼火炙。琢出猶存火衲文,最佳乃是蕉葉白。點石取名獻尚書,泅人出水渾搜索。即今尚書一門屠,壯士磨刀復誰惜!我聞此言自嘆息,浪說鴝鵒眼能碧。我有歙硯亦非真,筆鋒掃禿何曾釋。只道端州硯易尋,那知滿市屏風石!歸來洗硯還著書,此硯雖粗書盈尺。
捧檄分巡始識荊,
人從疏闊見真情。
世間信有賢梁孟,
圖報無方百感生。
華嚴寶軸掛于菟,笑問翻經有地無。引下福山三十里,不應老馬獨知涂。
清樾寒潭土作宮,楊枝柏葉五年中。論成永作將來眼,第一功歸大小空。
素幅工傳長者真,龍眠端恐是前身。只留散帶經行影,不貌供齋兩玉人。
月中秋半。正金波委地,絳霄層卷。唱可哀、空憶人間,記一曲賓云,桂亭雙幔。
碧海青天,料今夜、夜涼應倦。又無言村杵,有淚邊笳,不情鄰管。
追思十年游伴。嘆吳山煙冷,廣陵潮滿。把清光、比似元宵,問姮娥肯放。
花燈輕換,瓜果前頭,小列個、結璘香案。怕佩聲釵影,俱逐曉風零亂。
無地得施調國手,惟天知有愛民心。
岱宗無恙守青齊,絕頂懸知泐舊題。今日??仙掌路,一時吟望盡朝西。
昔歲歸為死友悲,驛亭今始見橫尸。木棉庵畔椎奸客,又補君家一段奇。
自貴群兒樂未央,家居撞壞最尋常。卻憐華表能言鶴,只道幽州是故鄉。
華胥夢破剩青山,勝絕園林亦稍閒。菡萏不知秋已老,亭亭留取一枝看。
江南無酒更無歌,手勸真珠滴小槽。信有光宣舊風味,何戡將老柰君何。
帆角低垂,船舷側轉,借得橫斜風勢。
畫橈容易送輕航,問終朝、亂流何意。
騎危漫擬。稱倦客、閑眠偎被。
蕩吟魂,笑雨云翻覆,浮生如寄。
人間世。行止由天,斗捷非吾事。
巧心妍手任營營,但忘機、狎鷗久矣。
烏竿志喜。看綄羽、飄搖北指。
勸長年,好去攤錢浪里。
荒院重開地,周廬益美輪。
吾衰期復古,道在信傳人。
喬木能無恙,今居必有鄰。
回思經始日,僅爾薙荊榛。
思君常在海西頭,幾度裁椷淚欲流。
車馬遠來仍減從,蓬蒿深處拜荒丘。
門生相禮人都雅,筆子題詩翠欲浮。
世道須公勤補袞,故人林壑暫優悠。
宴罷紅云擁素馨,
紫宮回夢酒初醒。
香風皎月橫陳處,
不許諸嬪出后屏。
他日稍成毛義志,
再求師友究淵源。
鳳凰山色似晴光,
半入青云兩翅張。
誰謂太平寧有象,
峰巒猶學瑞禽翔。
海上風雨來,不見雙峰顛。
經窗犯曉啟,萬態紛目前。
風起江色黑,雨過山光鮮。
風雨自變幻,江山故依然。
默與道心契,靜結滄洲緣。
終期謝塵鞅,高詠釣竿篇。
叔寶沉迷建鄴宮,厭厭夜飲清晝同。
金碧三閣插晴漢,沉檀十里聞香風。
疊石為山水為沼,后庭萬花坼春叢。
狎客倡酬女學士,污詞媚句爭新工。
被之弦歌恣酣樂,千娥行列紛青紅。
將軍忽遇韓擒虎,江神今識清河公。
憑欄璧月詞未終,誰知攜手兩妃游井中。
赤縣妖氛滿,腥臊戰一場。
將才無頗牧,圣武是宣光。
寶鼎人爭問,兇鋒勢太狂:
翠華遂西幸,鐵騎入朝堂。
所棲幽致異人寰,
野艇秋歸碧浪間。
殘日淡煙凝望處,
參差樓閣認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