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季文題九華山
眾岳雄分野,九華鎮南朝。彩筆凝空遠,崔嵬寄青霄。
龍潭古仙府,靈藥今不凋。瑩為滄海鏡,煙霞作荒標。
造化心數奇,性狀精氣饒。玉樹郁玲瓏,天籟韻蕭寥。
寂寂尋乳竇,兢兢行石橋。通泉漱云母,藉草縈香苕。
我住幽且深,君賞昏復朝。稀逢發清唱,片片霜凌飆。
眾岳雄分野,九華鎮南朝。彩筆凝空遠,崔嵬寄青霄。
龍潭古仙府,靈藥今不凋。瑩為滄海鏡,煙霞作荒標。
造化心數奇,性狀精氣饒。玉樹郁玲瓏,天籟韻蕭寥。
寂寂尋乳竇,兢兢行石橋。通泉漱云母,藉草縈香苕。
我住幽且深,君賞昏復朝。稀逢發清唱,片片霜凌飆。
眾多山岳雄踞于不同分野,九華山坐鎮南朝大地。如彩筆般的山峰直插高空,山勢高峻聳入云霄。龍潭是古時仙人的洞府,那里的靈藥至今不曾凋謝。它如滄海之鏡般晶瑩,煙霞成為它荒遠的標志。大自然造化神奇,山的形狀蘊含著充沛的精氣。山上玉樹繁茂玲瓏,風聲如天籟般蕭寥。我寂靜地探尋石鐘乳洞穴,小心翼翼地走過石橋。泉水沖漱著云母石,我躺在香草上。我住在這幽深之處,你早晚都來欣賞。很少聽到你清越的歌聲,那歌聲如霜雪迎著狂風。
分野: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
崔嵬:形容山高大雄偉。
乳竇:石鐘乳洞。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
通泉:流動的泉水。
藉草:躺在草地上。
香苕:香草。
清唱:清亮的歌聲。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九華山在南朝時已具一定名氣,詩人與王季文同賞九華山景,遂作此詩唱和,展現當時詩人對自然美景的關注與喜愛。
此詩主旨是贊美九華山的壯麗景色。其特點是描繪細膩,意象豐富,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山水詩的創作熱情。
霜松雪竹老重尋,南蕩東陂水自深。鳳去宅存誰與住,不如作寺免傷心。
冒雪登車倚酒酣,日高猶自怯風嚴。不須更問春消息,已有天花壓帽檐。
細雨無形悄不知,地光漸可鑒天姿。清蟬久友難為別,最后為余拼一嘶。
黃衣冠子翠云裘,四海三山挾彈游。我亦囂囂好游者,何時得醉岳陽樓。
青巖山,甄郎高風不可攀,祿山使者封刀還。入東京,見黃蓋,帝敕偽官階下拜。鄭虔貶死王維生,故人獨有蘇源明。君不見舞象悲啼樂工哭,賊斫工尸分象肉。
人生何苦走西東,眼底浮云跡易空。遠路挈家經至險,大船鬻貨伏真窮。馬行蜀棧高天碧,猿嘯巫山落日紅。木葉蕭蕭時序晏,人生何苦走西東。
月色江聲浩一堂,相逢猶似少年場。浮云富貴渾閒事,駐景容顏幸有方。但覺蒼天方憒憒,故應吾輩尚皇皇。伯鸞不用臨關嘆,新得齊眉勝孟光。
阿母西池上,春風碧雪多。一雙花鳥使,也學畫脩蛾。
水犀提一旅,氣巳冠三軍。箭落沱江月,旗摧沮上云。有香縈舊壘,無碧葬孤墳。涕泣遺黎在,猶能悉戰勛。
一代橘軒老,胸次浩無窮。當年比度元李,氣象郁相同。況是文章翰墨,濈濈龍拿虎躍,又得復齋公。俯仰想前輩,風采照區中。羨君侯,三尺劍,六鈞弓。風雨墮地奔走,齷齪笑田翁。今日衣冠華選,前日龍門桃李,歌詠入清雄??慈〈位厝?,奏論大明宮。
山出云兮不為霖雨,江有木兮不任楣柱。朝余東岡兮莫余南浦,時乎時兮奈何汝。
傾蓋須臾論季昆,平生一諾在云根。心鄰春水澄如洗,山望羅浮去若奔。君試頤年學黃老,我宜隨世醉雞豚。歡筵未徹承平事,更向南柯頌主恩。
醉罷蒲萄金叵羅,散華方丈寫伽陀。扁舟許我從公去,浩蕩江漚萬里波。魯國數年書疏斷,每思高會聽云和。別時有約終相覓,綿竹江頭雨一蓑。
昔日風流李泰和,暮年流落竟如何。追隨天驥元分路,蹭蹬金鑾不上坡。人物眼高誰睥睨,江山興在且婆娑。幅巾倒載歸時節,想得扁舟漾月波。
公子文才出將門,賦詩長日坐江村。青云曉合三軍策,華月晴開萬里樽。長路關山贍北極,壯游江漢問真源。憐君早佩封侯印,玉帳題書入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