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幸圣容院應制
大唐國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億身。
卻指容顏非我相,古來貴重緣親近,
狂客慚為侍從臣。
大唐國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億身。
卻指容顏非我相,古來貴重緣親近,
狂客慚為侍從臣。
在大唐的國度里有歷經千年的圣明之象,如同王舍城中佛有百億化身。回指自身容顏并非永恒不變之相,自古以來被看重是因為親近圣顏,我這狂放之人慚愧身為侍從之臣。
駕幸:指帝王出行到達。應制:應皇帝之命而作詩文。
千年圣:寓意大唐國運長久、圣明。
王舍城: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相傳佛在此說法多年,“百億身”形容佛的化身眾多。
非我相:佛教語,指事物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狂客:詩人自謙之詞,指自己放誕不羈。
應制詩通常是在帝王出行、宴飲等特定場合,臣子奉皇帝之命而作。此詩可能是皇帝駕臨圣容院時,詩人作為侍從奉命創作,當時的社會環境可能處于唐朝相對穩定繁榮時期,佛教也較為盛行。
這首應制詩主旨在于歌頌皇家圣明,融入佛教思想增添深度。其突出特點是莊重典雅、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應制詩多為歌功頌德之作,此詩可作為研究唐代宮廷文學和佛教文化影響的資料。
埋頭汩汩應酬中,一喜因何到此翁。恰了數家文字債,滿籃人送荔枝紅。
金陵南之鎮,興廢滿目中。青山澹無言,萬里江流東。高樓朱雀橋,野笛交秋風。子行覽其馀,彈琴送飛鴻。柏臺云霄間,貂薦峨群公。為言經濟理,所貴賢俊崇。
朔吹飄飄雪滿城,瓊飛月瑩眼中明。君看千古興亡跡,謝館袁門一樣平。
金貂貰酒。樂事可為須趁手。且醉青春。白發何曾饒貴人。鳳笙鼉鼓。況是桃花落紅雨。莫訴觥籌。炊熟黃粱一夢休。
東風吹暖越臺春,楊柳依依嫩曲塵。雨露有恩原不細,枝條全被發生仁。
乘舟南去唯尋酒,上馬西行只詠詩。醒醉去留皆遂意,如斯方信是男兒。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碩人敖敖,說于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無情風雨落青梅,最堪悲,逝芳菲。都道心傷,零落未知時。朵朵血痕桃李艷,生與死,若塵泥。為牛為馬更為誰?恨春威,苦相欺。味盡炎涼,終是化煙灰。慈母淚傾三萬里,人共鬼,兩凄凄。
都城吾輩,辦道休生退。百行勿相違,常體三光不昧。天玄地妙,真慧撮靈明,親益友,論長生,此理應無賽。太平逸樂,亙古真無壞。一粒化生珠,兩道光明作對。人天法界,隨處爇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穩赴瑤池會。
寂寂槐廳晚,端居感歲時。雪消山色在,寒退井痕知。白戰懷蘇老,清齋伴子期。坐來情轉逸,華月照方池。
車馬門前久絕蹤,柴關長借白云封。人情翻覆殊無賴,心事依違遂漸慵。恩怨一時彌子馬,似真千古葉公龍。春花總被春風誤,老去山中始種松。
好農使者慣經常,歸路西風水國涼。但使人皆歌美稷,故應此即是甘棠。
對影相期月鑒涼,開軒驚見雨絲長。陰晴半日猶難定,離合一尊那可常。候雁來從黃葉渚,秋蟲鳴繞綠莎堂。銀釭烏臼馀新燭,解與流輝照故鄉。
侯家騎從導初傳,滿路花飛拾翠鈿。攜得冰壺清切意,焚香坐聽唱游仙。
束帛丘園起隱淪,翩翩明詔不辭頻。風云自合從龍虎,郊藪那能隱鳳麟。五百馀年逢圣主,普天之下盡王臣。陳謨幸際唐虞世,膏澤應知及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