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王潁州
為政風流世所無,一時聲價滿留都。
褰帷夜動長淮月,省稼秋過十里湖。
楚地有人歌召杜,漢家從郡起公孤。
他年南國懷恩澤,定向甘棠詠大夫。
為政風流世所無,一時聲價滿留都。
褰帷夜動長淮月,省稼秋過十里湖。
楚地有人歌召杜,漢家從郡起公孤。
他年南國懷恩澤,定向甘棠詠大夫。
你治理政務的風采瀟灑,世上無人能比,一時間在留都聲名遠揚、身價極高。你夜間掀起車簾出行,驚動了長淮上的明月;秋日去視察莊稼,路過十里湖。楚地有人歌頌你如同西漢的召信臣和東漢的杜詩一樣賢能;朝廷會從州郡中提拔你擔任三公這樣的高位。將來南方百姓懷念你的恩澤,定會像《甘棠》詩中歌頌召伯那樣歌頌你。
風流:風采特異,瀟灑。
留都:明朝以南京為留都。
褰帷:掀起車簾,指官員出行視察。
省稼:視察莊稼。
召杜:指西漢召信臣和東漢杜詩,他們都曾在南陽為官,有惠政,百姓歌頌他們。
公孤:三公三孤,古代朝廷中的高級官職。
甘棠:《詩經·召南·甘棠》,詩中表達了百姓對召伯的懷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王潁州在潁州為官,政績突出,聲名遠揚。詩人可能與王潁州相識,對他的才能和政績十分贊賞,于是寫下此詩寄贈,表達贊美與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潁州的為政能力和政績,突出他在當地的影響力。其特點是用典恰當,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以詩相贈、表達情感和評價人物的文化傳統。
濟上諸侯才且賢,能將玄草及生傳。山人自愛名山好,不愛區區一世憐。
已分身將隱,還驚老易過。時來慰岑寂,相與惜蹉跎。白發短猶櫛,青銅暗欲磨。人生有如此,我醉子當歌。
東海先生久住人,品嘗識得味偏真。爬沙跋浪橫行者,都作將軍甕盎珍。
藥盆丹灶石床閒,龍虎當年向此盤。云馭久登天穴路,仙風依舊拂衣寒。
黃閣星繁千炬燭,紫宸花爛百枝燈。溫湯不沃權門火,豈覺漁陽己沸騰。
小樓幽,三徑曲。深院無人,怕損苔痕綠。我本是、無心榮辱。傲骨支離,不自偕流俗。老安貧,無局促。知命何求,有一甌余粟。潦倒風塵能自足。抱膝長吟,夜剪西窗燭。
殘月過樓臺,霜鐘驚夢回。畫開煨芋火,撥盡滿爐灰。旋整云邊屐,閑尋雪里梅。春風深有意,頻送暗香來。琴榻對山城,僧鐘半夜鳴。玉簫音調遠,紙帳夢魂清。霜重蟾光冷,山空鶴影驚。南枝芳信動,春色正關情。
新月依稀夜向闌,女牛此夕若為歡。人間謾道相逢易,天上猶然會合難。河水盈盈情脈脈,機聲軋軋露漙漙。可憐何限別離者,遙望仙橋掩淚看。
都太晚,風雨忍相催。問影問聲尋片玉,隔云隔水惜殘梅。誰說一生陪。
百里見高峰,山僧出寺逢。老松棲倦鶴,幽靄度疏鐘。野闊饒風露,巖深無夏冬。不知天已暮,歸騎尚從容。
天上銀蟾曲似鉤,人間簫鼓萬家浮。從來世事俱兒戲,不獨秦娥乞巧樓。
﨣﨣陳將軍,平江始開國。少年八石弓,勇氣屢破賊。朅逢中興主,得附升天翼。當寧念豐鎬,京邑望南北。安得蕭與韓,晏歲足兵食。將軍家合肥,老大諳稼穡。一朝被簡知,舞蹈奉明敕。建牙淮水陽,諸路盡承式。孜孜竭眾智,疏鑿靡馀力。廒庾便交挽,堤閘濟危嗇。艘舸隨淺深,湖壩幾通塞。百年民力蘇,萬里海濤息。居然奠東南,不復困供億。將軍去幾時,寢廟見顏色。火旗與云馬,夜下不可測。父老說遺事,往往動遐憶。征夫多苦辛,國本在培植。賢孫今代將,當復守成則。東風吹客舟,清口日初昃。公忠夙所欽,再拜讀銘刻。
宿酲未醒,已五更盡,鴛枕猶濕。起來攜手相送,霜風冷,庭園沉寂。回顧朱窗繡戶,更依依難舍。待頃刻,獨自歸來,破鏡孤衾淚空滴。江邊幾度送行客。濤聲咽,譜寫離人曲。銷魂最是此際,腸已斷,無言可說。莫問歸期,兩處相思,江南江北。再回首,晨霧濛濛,天曉東方白。
霧隱頻年惜豹斑,幾番風雨洗春顏。沉唫恍入空濛里,醉夢時飛杳靄間。
共指雙星出殿遲,并肩私語有誰知?君王未出長安日,肯信人間有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