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入德州卻寄慈仁和尚
魯門一望水如澠,漸遠長安隔五陵。
鉅野旆旌蒼樹出,暮天樓櫓白云升。
鴉歸返照啼高冢,馬飲寒流顧斷冰。
行役驅馳飛錫遠,題書心愧雁門僧。
魯門一望水如澠,漸遠長安隔五陵。
鉅野旆旌蒼樹出,暮天樓櫓白云升。
鴉歸返照啼高冢,馬飲寒流顧斷冰。
行役驅馳飛錫遠,題書心愧雁門僧。
從魯門望去河水如澠水般流淌,漸漸遠離長安與五陵相隔。在鉅野,旗幟從蒼樹間顯現,傍晚時分,城樓在白云中升起。歸鴉在夕陽映照下啼叫于高冢,馬飲著寒冽的河水,望著斷裂的冰塊。我奔波于行役路途遙遠,給您寫信,心中有愧于像雁門僧那樣的您。
魯門:魯國的城門,這里泛指山東一帶。
澠(shéng):古水名。
長安:這里代指京城。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代指繁華之地。
鉅野:古地名。
旆(pèi)旌:旗幟。
樓櫓:城樓。
飛錫:僧人出行。
雁門僧:指慈仁和尚。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作者可能正處于行役途中,在渡河進入德州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寄給慈仁和尚。詩人在行役奔波中,內心或許充滿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疲憊的感慨。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渡河入德州途中的所見之景,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和孤寂。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旅途生活的細膩描繪和情感表達。
早厭人間腐鼠,要希云外飛皇。
羲和不肯系朝陽。任向鬢邊來往。
出谷聲中氣味,編蒲冊里晶光。
至今心膽為渠狂。夢倚銀潢天上。
連夕雨盈疇。先為農家做麥秋。
更放年頭晴甲子,知不。應是天公及爾游。
隨事與民求。又與隨時驗樂憂。
民氣樂時天亦好,休休。為爾簪花插滿頭。
連環易缺。難解同心結。
癡呆佳人才子,情緣重、怕離別。
意切。人路絕。共沈煙水闊。
蕩漾香魂何處,長橋月。斷橋月。
幾曲微風按柳,生香暖日蒸花。
鴛鴦睡足芳塘晚,新綠小窗紗。
尺素難將情緒,嫩羅還試年華。
憑高無處尋殘夢,春思入琵琶。
東風無用。吹得愁眉重。
有意迎春無意送。門外濕云如夢。
韶光九十慳慳。俊游回首關山。
燕子可憐人去,海棠不分春寒。
月上南箕,還認得、去年星歷。知誰把、一天星象,蕩摩朝昔。若使平生渾自棄,如今老大何嗟及。更年來、偏得鈍工夫,蹉跎力。
溪瘴礙,蠻煙隔。穹壤斷,江山窄。縱燕巾濫寶,楚山囚玉。小小窮通都未問,忍聞同氣相煎急。誦虞郎、百字短長詩,憂何極。
莫向愁人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是則中年傷懷抱,客里何堪送客。又添取、一襟凄咽。岸柳凋零秋容澹,黯消凝、怎忍輕攀折。重會面,甚時節。
杏花麗日梅花雪。記當時、一觴一詠,楚云湘月。別后君休勞春夢,轉眼江南塞北。莫漫被、閑愁縈結。且判離筵今夕醉,霎時間、便見蘭舟發。空悵望,水云闊。
羅帳畫屏新夢悄,綠窗慵起香殘。重簾生怕倚闌干。春風吹玉水,春雪滿靈山。
梁燕未來歸雁動,海棠才帶紅酣。酒愁花恨霎時間。煙云催薄暮,絲雨濕輕寒。
夢隨瘦馬渡晨煙。月猶弦。稻初眠。宇宙平寬,著我一人閑。
夢破枇杷香滿袂,應喚我,駐行韉。王氏之門枇杷花正開。
雁聲砧杵落晴川。撫流年。嘆區緣。隨世功名,未信果誰賢。
目斷孤云東北角,離復合,斷還連。
別浦潮平,遠村帆落煙江冷。征鴻相喚著行飛,不耐霜風緊。
雪意垂垂未定。正慘慘、云橫凍影。酒醒情緒,日晚登臨,凄涼誰問。
行樂京華,軟紅不斷香塵噴。試將心事卜歸期,終是無憑準。
寥落年華將盡。誤玉人、高樓凝恨。第一休負,西子湖邊,江梅春信。
秋是愁鄉。自錦瑟斷弦,有淚如江。平生花里活,奈舊夢難忘。藍橋云樹正綠,料抱月、幾夜眠香。河漢阻,但鳳音傳恨,闌影敲涼。
新妝。蓮嬌試曉,梅瘦破春,因甚卻扇臨窗。紅巾銜翠翼,早弱水茫茫。柔指各自未翦,問此去、莫負王昌。芳信準,更敢尋、紅杏西廂。
綠色吳箋覆古苔。濡毫重擬賦幽懷。杏花簾外鶯將老,楊柳樓前燕不來。
倚玉枕,墜瑤釵。午窗輕夢繞秦淮。玉鞭何處貪游冶,尋遍春風十二街。
輕露濯秋風,新樓插太空。更遭逢、解事天公。為喚羲和驅六馬,將杲日、掛簾櫳。
日影正沈紅。須臾月在東。百萬家、樂意融融。民意樂時天亦好,聊與眾、一尊同。
諸公臺省,問先生何事,冷官如許。甲第紛紛粱肉厭,應怪先生無此。道出羲皇,才過屈宋,空有名垂古。得錢沽酒,忘形欲道爾汝。
好是清夜沈沈,共開春酌,細聽檐花雨。茅屋石田荒已久,總待先生歸去。司馬子云,孔丘盜跖,到了俱塵土。不須聞此,生前杯酒相遇。
鬢霜盈握。嘆芻牧荒墟,稻粱衰索。落日牛羊,晚云鴻雁,傍地飛空無托。牧人困和雨睡,田父醉連云酌。醉夢未醒,虎嗥川谷,麕驚林薄。
離別。誰不惡。心事同時,都不論離合。眼底時幾,鼻端人物,誰辨北征東略。最憐世途局趣,只道書生疏闊。無可贈君,松陰庭院,菊華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