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省覲嶺外馬進士使遼東飲別霍進士愛大宅得真字
祖筵雪色照城闉,海內交情爾最真。
嶺表遼陽明日路,貂裘狐帽異鄉身。
尊前星斗關山遠,闕下衣冠氣象新。
燕趙悲歌還此地,重來擊筑更何人。
祖筵雪色照城闉,海內交情爾最真。
嶺表遼陽明日路,貂裘狐帽異鄉身。
尊前星斗關山遠,闕下衣冠氣象新。
燕趙悲歌還此地,重來擊筑更何人。
踐行宴上白雪映照城門,天下間你的交情最為真誠。明日你我將分別前往嶺表和遼陽,只能身著貂裘狐帽在異鄉漂泊。酒席前遙想遠方關山,星辰遙遠;朝堂上官員們的風貌煥然一新。燕趙之地依舊充滿慷慨悲歌之氣,若我再來,又有誰能像你一樣與我擊筑相伴呢?
祖筵:踐行的酒席。
城闉:城門。
嶺表:嶺南。
遼陽:今遼寧一帶。
尊:同“樽”,酒杯。
闕下:指朝廷。
衣冠:指官員。
擊筑:筑是一種古代樂器,戰國時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筑送行。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詩人要去嶺外省親,馬進士出使遼東,兩人在霍進士家中飲別。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與友人分別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離別的愁緒又有豪邁之氣。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與文學交流。
高懷逢異境,佳句想吟頻。月冷松溪夜,煙濃草寺春。浮云將世遠,清聽與名新。不見開巖日,空為拜影人。
九夏蜩螗不可聽,秋風才動便無聲。一襟月露丘園里,卻勝趨炎作隊鳴。
淺淺春風尚帶寒,日斜香篆半燒殘。杏花一樹開如錦,怕觸啼鶯不倚闌。
羈懷感槩少多違,世路迍邅老更迷。松槚十年乖種植,妻孥萬里困攜提。龍門偶幸馀光借,雁塔曾同伯氏題。擁彗祇今知不晚,曹裝猶未去三齊。
臥云云無心,聽松松有韻。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得朋宦游樂,不覺在山中。慣住家鄉似,頻過骨肉同。憑欄但煙樹,振袂忽霜風。遠別無窮意,君歸我已東。
素壁走龍蛇,難覓醉翁真跡。惟有斷崗衰草,是幾番經歷。紫萸黃菊又西風,同作攜壺客。清興未闌歸去,負晴空明月。
分符督諸將,仗鉞討三危。雷動征蠻鼓,云開飛虎旗。中軍號令肅,上將智謀奇。駐節舂陵境,屯兵溪洞陲。雜耕民不擾,招捕算無遺。賊有坐擒者,法猶令縱之。脫鞲放鷹隼,鉆穴泣狐貍。孟獲終能服,貘猺何足追。無虞旋奏凱,有旨即班師。身被黃金甲,旌揚翠羽儀。獻俘來太廟,錫宴上丹墀。喜動龍顏日,恩承鸞詔時。宮袍圍玉帶,御酒賜金卮。公主捧觴賀,中官退食遲。袞衣資黼黻,廊廟藉綱維。開閣薇香動,垂簾花影移。朝趨虎豹闕,晚集鳳凰池。邊警喜寧謐,圣明于緝熙。金閨通籍早,鐵券紀功宜。自愧沾微祿,今當致遠辭。風鵬正南擊,天馬又東馳。遙望臺星照,長懷江漢思。苗頑既已格,帝化自無為。愿獻平猺頌,流傳四海知。
閉戶野僧聞客避,護巢林鳥噪人飛。桃花落盡不須折,移得芭蕉相喚歸。
孤明先夜曙,萬象入心寒。未竟百年事,寧能一榻安。乖崖應救火,新建不忘官。心在形神瘁,空悲岳降難。
易復易,即此五陰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無相法身豈有二。若舍煩惱覓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雙柑斗酒人依舊,綠遍了宮墻柳。水面茶煙風片皺。看花院落,聽鶯時候,笠屐攜紅袖。夾城車馬今年又,垂老尋歡開苑囿。故國樓臺花似繡。昭陽翠晚,上陽紅晝,付與誰消受。
紅光掣電墨雨入,誰袖轟霆起春蟄。絪缊之際物化醇,九天下垂海拱立。
景物搜求歇,山云放縱飛。樹寒煙鶴去,池靜水龍歸。暗榻塵飄滿,陰檐月到稀。何年燈焰盡,風動影堂扉。
堂堂復堂堂,畫鹢誰家郎?繡旌鴛頸冷,膳府鸞刀光。傾椒注桂邀流芳,楚腰絡索聞懸珰。箜篌急響如相惱,岸頭折盡忘憂草。黃金慣積自媒身,隨肩滿席惟嗔老。牙簽萬軸齒不拈,孟客何賓跡如掃。柳綿撲撲乘風吹,花翎小鳥啼訴誰。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