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五首 其三
琥珀尊開月映簾,
調弦理曲指纖纖。
含羞斂態勸君住,
更奏新聲刮骨鹽。
琥珀尊開月映簾,
調弦理曲指纖纖。
含羞斂態勸君住,
更奏新聲刮骨鹽。
琥珀酒樽打開,月光映照在簾子上,美人用纖細的手指調試琴弦、彈奏樂曲。她含羞收斂姿態勸君留下,還要再彈奏那如‘刮骨鹽’般美妙新奇的曲子。
琥珀尊:用琥珀制作或裝飾的酒樽。
理曲:彈奏樂曲。
纖纖:形容手指細長柔美。
刮骨鹽:一種曲調名,這里指新奇美妙的曲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是詩人在一次宴飲場合,看到美人彈奏樂曲、勸酒等情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流行宴飲作樂、欣賞音樂的風氣。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美人勸留客人并彈奏樂曲的情景。其突出特點是對美人的神態、動作描寫細膩,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文人的創作風格。
故劍不可收,姓名刻劍匣。瑟瑟白楊根,虛空葬金甲。
寄語雪溪王處士,年來多病復何如。浮云世態紛紛變,秋草人情日日疏。李白一杯人月影,鄭虔三絕畫詩書。情知不得文章力,乞與黃華作隱居。
蕭條始是住山翁,一座寒云四壁空。風勁樹頭霜葉盡,草庵都在月明中。
四鄰喬木少,無以庇茅茨。風雨此何世,饑寒能幾時。甘瓜長抱蒂,慈竹更生枝。未忍辭貧賤,平生道在茲。
客逢佳節每堪嗟,忽遇君來共憶家。醉里他鄉今日酒,眼中籬菊去年花。解吟一老頭如雪,學舞雙童臉似霞。更憶明年會何處,不知誰復在天涯。
經史吾家學,臨池汝擅奇。不緣爭道悟,自得畫前師。下筆若斧劈,疾書如電馳。縱橫任神理,千古白猿知。
西陵渡頭秋水寒,年年歲歲走儒冠。不知天姥山中客,十載關門傲長官。
歌鐘列。公堂盛會酬佳節。酬佳節。皇恩宣布,早梅爭發。舞場椎鼓催回雪。金壺旋酒瓊酥熱。瓊酥熱。今朝不飲,幾時歡悅。
芙蓉山色半晴陰,影入空江百尺深。紫閣倒垂星宿夜,碧天吹落鳳鸞音。烽塵正屬談兵日,云路難為出世心。風景故園猶想像,丹梯吾肯倦登臨。
近代丹青手,心期良獨難。夫君偏有思,妙處卻無端。堂上三湘遠,人間五月寒。空囊今有此,不用一錢看。斗酒淋漓后,顛狂不作難。千峰俄紙上,萬景忽豪端。石瘦岡巒古,林深煙雨寒。蒼茫無限意,俗眼若為看。
昨暮問津去,仙源意可通。但尋流水入,不見桃花紅。歸路日將夕,逢君話未窮。東風莫相待,揮手別蘭叢。
獨坐復獨坐,清齋起自朝。囂從閒處卻,飽向靜中消。客徑遙通市,鄰家近隔橋。西林聞絡緯,幽興晚來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祝文經緯呂公情,同志三年積慮成。謝得馀年□□過,因超六合到生生。
友云飛觀郁崔嵬,落木蕭蕭聽者哀。九日朱弦和雁斷,開年黃菊費詩催。淮天雨露橙千里,梁地風煙酒一杯。此日此生人共醉,明年重健與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