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圖二十三首 其六 布秧
種包忻拆甲,岸畔競攜筐。
活活沖泥布,紛紛落壟香。
追隨歡幼稚,祝禱愿豐穰。
氣候今年早,行看剌水秧。
種包忻拆甲,岸畔競攜筐。
活活沖泥布,紛紛落壟香。
追隨歡幼稚,祝禱愿豐穰。
氣候今年早,行看剌水秧。
欣喜地看到稻種破殼發芽,人們在田岸邊爭著拿起筐子。水流動著,大家踩著泥把秧苗種下,秧苗紛紛落入田壟,散發著清香。孩子們歡快地跟在后面,人們祈禱著能有豐收年景。今年氣候暖和,眼看著秧苗就能在水中茁壯成長。
種包:指稻種。拆甲:破殼發芽。
活活:水流聲,形容水流動的樣子。
豐穰:豐收。
剌水秧:在水中生長的秧苗。
《耕圖》描繪了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反映古代農耕生活。此詩創作于古代農耕社會,當時農業是主要產業,人們重視農時,積極從事農事活動。詩人通過此詩記錄布秧場景,展現農民勞作熱情和對豐收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布秧勞作,突出農民對豐收的期盼。其特點是生動寫實,以質樸語言展現鄉村生活。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古代農耕文化的珍貴資料。
持梅況酒誠為得,對雪看梅始見真。
失素定應潛送臘,露紅如欲巧矜春。
神凝姑射今仍在,云覆巫峰曉更新。
誰識仙家事嚴秘,舞妍妝靚不傳人。
都官郎署老,平淡古人如。
更覓蘇州集,長依釋子廬。
室中無凈幾,門外自華輿。
為問蕭疏意,如何善福居。
養疴屬南夏,日夕偃茅衡。
足音良可喜,況我弟與甥。
清風敞閑館,竹樹藹前楹。
一展親愛歡,觴斝屢云傾。
高論文史間,或以政理并。
念子始服官,王事自有程。
啟告豈憚煩,期不墜厥聲。
簡書有常畏,冒暑各言征。
雖非遠別離,要使愴我情。
還歸掩扉坐,華月林上明。
峨峨道旁廟,庭戶煥丹黝。恭聞師商賢,下拜奠卮酒。
大梁故王都,豪杰所奔走。當時多尊榮,死不道人口。
二君夫何為,血食獨傳后。豈于圣人道,自托致不朽。
荒墳屹相望,荊棘不盈畝。衣冠應作塵,制度復何有。
得無埋奇書,文字暗科斗。懷古意慘淡,春風一搔首。
馳道塵清生紫煙,帝臨原廟拜衣冠。
日華先向金輿動,霜氣猶通玉仗寒。
后騎綿裘明粲粲,侍臣瑤佩響珊珊。
一聞佳句歌熙盛,不減都人夾路觀。
鳥啼齋前樹,促駕吾當西。
朝從良友別,夕赴幽人期。
方以會合喜,敢曰道路疲。
予戇昧時利,百事棄不為。
惟有好賢心,未愧緇衣詩。
京都寡臨觀,茲地高且明。仲冬一來望,曠然寫予情。
千載豪杰盡,夷門荊棘生。時平盛民物,華屋連飛甍。
長煙冒百里,下視色正青。慨彼塵土間,擾擾何多營。
往車無徐驅,來馬無停征。顧慚托閑官,幸得游衍并。
念我同里人,三四不在行。孔公老龍山,孫子令江城。
崔閑盎有粟,辛困冠無纓。一回西南首,慘淡意莫平。
南國有佳樹,結陰君子堂。
秋風雕碧葉,素實登新嘗。
緬懷朋游重,千里走絳囊。
朋游方會合,論文開酒場。
共嘉明物珍,含甘詠雕章。
章罷默不樂,為君一停觴。
故人從我游,里闬非瀟湘。
文章老益壯,欲掩李杜光。
新詩來連翩,奔走獲與臧。
調高豈能繼,愛重如琳瑯。
春風動地來,急雨催群芳。
梅蕊亦已落,坐看飛絮狂。
誰能于此時,默默但退藏。
且傾杯中物,莫顧腰下章。
緩舞金縷衣,高歌玉爐香。
白頭自有樂,豈愧少年場。
少年結客洛陽時,閑傍東風駐馬蹄。
山色遠饒潘岳宅,波光輕撼窈娘堤。
花繁到處紅如堵,酒好尋常醉似泥。
頼有金臺舊知己,應憐魂斷虎牢西。
蓬萊仙構斗魁旁,遞直初登漢署郎。
云向城頭收暝色,月從樓角放寒光。
行看砌菊嗟殘艷,坐對書蕓襲暗香。
景物過清渾不寐,素經讎罷得新章。
瀟灑幽軒好,清閑令尹才。
庭虛走泉響,門靜對山開。
夏可捐班扇,風如到楚臺。
羨君成吏隠,終日遠紛埃。
尋春之何所,乃在城東隅。東隅信佳處,名園間精廬。
時屬積雪霽,田壤墳以蘇。雍容二三騎,并轡徐厥驅。
仆童怪且議,寒野安所娛。不知陽和氣,泱漭于空虛。
仰視孤剎起,突兀疑神扶。其下萬華屋,碧瓦魚鱗鋪。
南行歷亭館,近接棟與櫨。陰草含碧色,陽條散紅腴。
周覽氣象嘉,高步形蹤舒。提攜上樽酒,饌不過魚蔬。
為奉豈非薄,歡至自有余。卻思九衢上,車馬何區區。
紅塵塞兩眼,勢利各有趨。雖欲求暇逸,何能幸須臾。
君勿輕此樂,此樂未易圖。
前日都門盡鹢飛,秋風執別淚交頤。
清朝遠謫庸非命,直道終申自有時。
佳句應因子卿賦,勝游仍共鹡鸰期。
宜春臺上春歸早,誰伴花前酒一卮。
自我伏田里,三駕游上都。其誰肯來顧,莫與夫子如。
久積疏野抱,況茲病薾余。厚意不即報,悁勞在朝晡。
驅馬寒日中,薄暮到省廬。屬聞從眾賢,高會羅盤盂。
逡巡望華闥,卻走不及徐。鸞儀與鴻舉,其勢固自殊。
胡為枉嘉藻,似欲相牽拏。中論十年舊,見許道義徒。
管鮑久不作,知音幾終初。豈敢忘君言,誓將守淳愚。